黄龙猎鼓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8 属于: 民俗文化

猎鼓是一种打击乐与舞蹈相拍互应的广场表演艺术。经我县文化部门专业人员多年的挖掘、整理、编排、完善,使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到现在的高品位鼓舞艺术。黄龙猎鼓同外地姊妹艺术一样,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结晶。黄龙猎鼓情节内涵形象化,表演场面壮观威武,粗犷豪放,鼓点深沉,节奏明快,动作优美大方,鼓点奏曲充满神韵,舞蹈艺术,表演造型令人耳目一新,倍受世人欢迎。曾在陕西西安古文化艺术节上获表演二等奖,导演一等奖,黄龙县政府优秀组织奖。

  黄龙猎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公元六世纪后发祥于黄龙东部的蛟龙镇。古黄龙山大沟深,层林密布,野狼出没,人迹罕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繁衍生息不得不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生存条件,与自然抗争,与野兽搏斗,运用刀、斧、锣、鼓“驱豹”,靠米集和狩猎维系生活(见延安史话),展示了人与兽之间“生”与“死”的搏斗,显现了锣鼓的威武壮观,棍棒、花枪、铜器的震憾力量。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受晋南文化影响和全国各地鼓类艺术的综合,蛟龙镇地区的人民不断发展,丰富猎鼓艺术,古时多用于祭奠求雨、春社庙会,称“上庙鼓”、“兽鼓”时代传承,经久不息,解放前后又叫做“丰收锣鼓”、“喜庆锣鼓”、“九村九折鼓”、“大地锣鼓”,在历史的长河中,被群众一代一代地传承,改良,沿袭下来,并逐步形成了这块热土上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不断发扬光大。影响和丰富了后人的文化生活。

  黄龙猎鼓的成就,对丰富中华民族艺术宝库,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必将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利用和发展工作,同时对展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