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子腔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8 属于: 民俗文化

以弦胡伴唱而得名。又名“高腔”,以唱腔落尾有帮腔而得名。流行于陕南、鄂西、川北的交界地区。在陕西主要活跃于平利、镇坪、西乡、旬阳等地。

  弦子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说唱、皮影与舞台演出等三个阶段。据平利水田河老艺人李鉴德1962年口述,弦子戏是从其曾祖父李敬谋开始起家的。其曾祖父传给祖父李兴烈,再传到父亲李连生和他本人,共历一百八十余年。弦子戏的声腔主要源于陕南的说唱艺术“莲花落”。据李鉴德说,在其曾祖李敬谋(约清嘉庆1796—1820)时就叫做“莲花落”。仅用击乐锣鼓和小牙板伴奏,坐班说唱。咸丰同治年间(185l一1874),因接受了“陕南曲子”的影响,才开始用三弦1胡等弹拨与拉弦乐器伴奏,并改作皮影演出,正式更名为“弦子腔”。李鉴德至今还保存着清同治元年(1862)的《白良关》抄本。(《1962年陕西省文化局调查资料》)建班稍晚于李家班的,还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莲香河的王家班,延续了彦、学、周、泰等四辈艺人。

  辛亥革命后,弦子影戏发展较快,家族班逐渐打破了艺不外传的旧习,积极对外带徒传艺,至民国十三年(1924),平利新建的弦子影戏班社多达十四班,增置戏箱十三副,从业人员一百多人,先后涌现出李均志、李均江、王国顺、王国君、樊立、吴世凯、陈希布、柴富友、郭大申、王君吉等一批艺人,演出极为活跃。抗日战争期间,因战乱和灾荒,大部分班社解体,艺人寥落,弦子戏濒临绝灭。

  弦子戏的传统剧目有八百五十三本,仅老艺人樊礼三一人保存的有一百四十多本。剧目多取材于“列国”、“三国”、“说唐”、“杨家将”等历史故事;属于民间故事戏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唱词多为七言与十言句词格,采用陕南方言土语演唱,通俗易懂。因弦子影戏的演出,需要看着脚本去唱,形成了艺人多有保存剧本的习惯。

  弦子戏的唱腔,有偶句和奇句之分,如“苦干”、“彩腔”等为奇句,七句或九句为一段,其余都是偶句,四句为一段。所有唱段都有半说半唱的特点,猛然一听,给人以学童念书之感。每段唱词收尾都附有“丢腔”和“喊腔”。“丢腔”又叫“干白”,指末句唱词最后四字,不用唱,仅在游弦伴奏中说白。“说白”之后,就是“喊腔”(即帮腔)。文场以弦胡为主奏,武场以檀板为主。檀板面刻长槽,槽宽而浅的为老牙,窄而深的为子牙。老牙起一般戏曲的云牙作用,子牙起鼓竿滚丝弦作用。

  弦子戏脚色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均有,都采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方法,俗称“老配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平利县剧团专业戏曲工作者,于1958年邀请弦子影戏艺人,随团传授弦子戏技艺,并通过对《飞山堰》一剧试排演出,以人扮演,搬上了戏曲舞台。伴奏乐器增添了二胡、笛子和小提琴;唱腔表演吸收了汉调二簧的艺术成分,初步具备了舞台戏的特点。1960年以《三石二两七》一剧,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获演出一等奖。1962年,招收了一批青年演员,专由延锁长老艺人传授,培养出第一批接班人。至1982年底,平利县剧团,先后整理改编演出的传统剧目,有《紫金镯》、《锁阳关》、《赵匡胤下河东》、《蝴蝶杯》、《送香茶》、《要嫁妆》、《劝姑》、《九连珠》等,并创作演出了《春花拜寿》、《追箱》(见图)、《两相喜》等新编剧目,使弦子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