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多声部民歌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6 属于: 民俗文化

羌族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就已记载有羌人的活动。羌族人民勤劳朴实、能歌善舞,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深厚及独特的民间音乐。作为羌族民间音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羌族多声部民歌则深深根植于羌民族的艺术土壤之中,与羌族人民的生活紧紧相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自古以来,富有音乐天性的羌族人民“以歌代文”,用歌声来记载历史、传播文化、教育后代,并且在辛勤的劳动中,歌唱大自然,歌唱生活,憧憬未来。产生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羌区多在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的高山峡谷地带。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羌民生产方式原始,生产力低下,在此种环境中生存,主要依靠集体劳作,长期以来互助互爱,而多声部民歌也自然在这样的集体劳动中产生。

  羌族多声部民歌的歌词除歌唱者即兴编创之外,大多由世代相传而来,有时演唱的多声部民歌连歌唱者自己也不清楚其具体的含义。这说明目前的羌语与古时羌语有一定的区别。语言的发展在经历漫长的时间的同时也会发生某些演变,以至于现今羌民无从知道自己所唱歌词的具体含义。由此可见羌族多声部民歌产生之久远。

  羌族多声部民歌题材广泛、语言生动、形式多样。现今主要流传于岷江上游北部方言区的松潘县小姓及镇坪部分羌寨中,形式以二声部为主。

  依据其不同的演唱场合和功用,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山歌

  羌语称“喔都惹木”,即在山野田间所演唱的歌曲。

  这类歌曲依据其演唱形式和表演场合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1.“哈依哈拉”:多为羌族青年男女在山上放牧时演唱,也可以在山野行走时演唱。有时它还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手段。这类山歌的音调较高亢(高音部常用假声演唱),旋律舒展,且常作四、五度跳进,节奏较平稳而悠长,多为五声徵调式,曲式结构为乐段体。歌词内容主要是对自然景物的歌咏和自我心境的抒发。演唱形式多为男声重唱或男女声合唱对唱。

  2.“尕罗”:适合演唱此种歌曲的场合较为广泛。音乐特点与“哈依哈拉”相似,但演唱人数限为两人,演唱时常用颤音唱法,两个声部的旋律节奏相互穿插交替,形成对比式复调织体。歌词以虚词为主,并注重两个声部配合的音乐情趣。

  3.“娄”:通常是妇女们在地里锄草或结伴而行时演唱的山歌,人数少则两人,多则八人,采用女声重唱形式。歌曲中常有相同的衬词,曲式结构为乐段体。音乐充满羌族妇女自由悠闲、淡远清高的生活情趣。

  (二)劳动歌

  系生产劳动时所唱的歌。羌语称“直布勒惹木”,是羌族人民在犁地、收割、背运、积肥、撕玉米、打场等劳动中所唱的歌曲。

  此类歌曲按照不同的劳动场合和劳动时间,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劳动中的“直布勒惹木”:通常是在田间收割粮食和平时田间劳动时演唱的歌曲。演唱形式是将在场的人分为两组进行轮番对唱。这种对唱是以句为单位交替进行的。一般由一个声部先唱,另一个声部接唱,两个声部各有一位领唱者演唱高声部,众人演唱低声部,二声部之间构成分声部式的支声合唱。唱词仅有无具体含义内容的衬词或填入“麦子收割完了,大家尽情地唱吧!”之类的词句。曲调简短,多为上下句结构,节奏规整鲜明富于律动性,音调风味浓郁。

  2.劳动间歇的“直布勒惹木”:通常是羌民在劳动间歇休息时演唱的歌曲,因而歌曲节奏较自由。演唱形式仅限于男声二人对唱且多用颤音唱法。曲体形式及风格特点与第一种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演唱时所唱的歌曲在时间先后安排上有一定的习惯,如上午唱的不能在下午唱,在后面唱的不能提前唱等。而歌词一般无具体含义。

  3.收工时的“直布勒惹木”:通常是在收工时或背粮食回家时所唱的歌曲。演唱形式为男女群体的合唱式对唱;音乐旋律活泼明快,表情轻松自然;节奏、节拍规整;调式的交替很有规律;两个声部之间常有声部交叉;歌词无具体含义,均为衬词,且歌中常以“纳登恰”作固定衬词。

  (三)酒歌

  又称“西惹木”。它是羌族生活中的婚、丧、喜庆、请客迎宾饮酒时颂唱的歌,也是羌族民歌中最古老的一种歌唱形式。

  此类歌曲的演唱形式以男声二重唱为主。在艺术上则体现了较高水准:曲体结构一般为两个乐段,第二段常常是第一段的重复引申或者是对比展衍,两段衔接之处常转换调性;音调高亢激昂,旋律常有四、五度跳进,节奏宽广;演唱时常伴随着大幅度的颤音,且音色变化多,歌声时高时低,声部之间一问一答,一上一下,大起大落,互为交织,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歌词内容多为歌手即兴填词,歌曲开头以虚词“厄罗纳基,厄舍纳依”作固定起句。

  (四)风俗歌

  羌语称“祖惹木”,是羌族人民在婚丧嫁娶、喜庆节日、祭祀等各种风俗性活动中演唱的歌曲。主要分以下两种:

  1.“勒萨”:多在喜庆场合以盘歌(问答)形式演唱。表演人数不限,可多可少,分两组进行对答,前呼后应,并伴以简单手势和碎步。曲体结构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上句唱虚词,下句唱实词;旋律音调变化多样,音域不宽,节奏平稳流畅;歌词内容多为世代相传的。

  2.“颂经调”:包括“释比”②演唱的颂经调和羌民演唱的转山调两种。演唱形式主要是“释比”与群众集体演唱的二声部合唱,情景庄严虔诚;旋律具有吟诵宣叙的特征,哀婉低回,节奏平稳凝重。

  (五)舞歌

  羌语称“萨朗”,即羌族的集体歌舞形式。按歌舞环境的性质可分为两种:

  1.丧事萨朗:羌语称“乃布格惹木”,意思为丧事的歌舞,系边舞边唱,专用于老年人谢世后的丧葬吊唁活动。歌唱时多采用男女声合唱式对唱,歌声哀怨凄凉,节奏性强,舞步深沉缓慢,气氛忧郁悲伤,情绪庄严,唱词多表达对死者的赞扬与怀念和对亲属的安慰。

  2.喜事萨朗:羌语称“勒鲁惹木”,一般在各种喜庆节日时表演。歌唱时多为同声或混声合唱;歌词大多用衬词,无具体的含义;歌唱节奏和强弱交替的节拍感明显;曲调短促;调式多有交替现象;两个声部之间为分声部的支声织体,表达了羌族人民乐观豪迈的情绪。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羌族民间音乐中独具代表的音乐形式,千百年来,始终与羌族历史、羌族礼俗、羌族文化以及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紧紧相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映衬着羌族先民艺术创造的历史光辉。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当今羌族聚居地已不再是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社会结构,导致现在许多羌族年轻人不再热衷于本民族的民间音乐,而是更倾向于大众化的流行音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