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溜溜调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6 属于: 民俗文化

从成都经雅安,穿过“高呀么高万丈”的二郎山隧道,越过横悬铁索的大渡河,一路山高谷深林密流急,瀑落前川,泉飞碎玉,自然风光气象万千,时时让人有停车观赏山水景色的念头。当汽车从山巅飘挂在绿树上的层层白色云雾中穿出,沿着山边公路,逆着激浪滚滚的河流,驶入三山环峙的一座高原峡谷城市,就到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行政中心——康定。

  康定古称打箭炉,这是藏语“达者都”的谐音,意思是“三山相峙二水交汇的地方”。从地图上看,雅拉雪山、贡嘎山和折多山群峰拱卫;城南奔来的折多河穿城而过,与城北流来的雅拉河在郭达山脚合流为康定河,滔滔东去。这三山二水的环绕,构筑了地杰人灵的康定城,居住着以藏族为主及汉、回、彝、羌等十几个民族。若是听导游的讲解,他会另外告诉你一个传说:诸葛亮西征擒孟获时,军情紧急,派郭达在这里安炉造箭,制备兵器,郭达一夜造箭三千,诸葛亮大喜,封郭达为幕下将军,因而此地得名打箭炉,附近还有一座山也以郭达命名,并立庙祭祀。打箭炉名字的由来,虽然说法不一,却都显示了自古以来康定重要的地理位置,并因此而发展成为康巴地区政治、文化的中心,汉藏茶互市的重要市场,还是锅庄文化的发祥地、著名的情歌故乡。我最初知道有康定这么个地方,就是因为一首传唱极为广泛的情歌,溜溜的那山,那城,那云,那月,溜溜的李家大姐张家大哥——这个美丽迷人的地方撩动着不知多少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如今,康定被联合国旅游组织列为“中国推向世界的自然生态旅游和康巴文化旅游目的地”,以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成千上万海内外游人,享誉世界歌坛的三大男高音多明戈、卡雷拉斯、帕瓦罗蒂也都不远万里成了康定的荣誉市民。

  在去甘孜著名景区木格措的路上,导游娓娓地介绍康定雄伟的贡嘎雪山、广袤的塔公草原、著名的跑马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沿途妩媚的风光。看着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看着垂如绿丝飘似柔纱般挽在松枝上的莎萝,童话世界一样的景色仍让几位游者意犹不足,提议:“唱个歌吧,唱《康定情歌》。”身着康巴藏族服饰脸上两抹高原红的导游小姑娘大方地说:“《康定情歌》有几种唱法,我们喜欢唱的是‘溜溜调’,和你们外面的人唱的不大一样。”“好,就唱‘溜溜调’。”

  “溜溜调”的歌词和韵律与《康定情歌》差不多,但在一些装饰音和尾音上却有较大不同,更显悠扬婉转多情的西部韵味。导游姑娘的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藏族,她以两族合成的高原嗓音质朴地唱起这首歌,纯纯真真,一展原生态的地域风情,实在是新鲜,活泼,自由,风趣,感觉完全不同于千百次听过唱过的《康定情歌》,没有丝毫演唱的味道和做作痕迹。因为,这首歌就土生土长在这里,唱的是当地民族自己的生活,表达的是他们直白的情感。

  据说,世界十大情歌之一、入选联合国一百首世界民歌的中国歌曲《康定情歌》,是由古老的溜溜调演变而成。溜溜调有多种唱法,来源于康定雅拉乡一个汉族村寨的溜溜调则是《康定情歌》的主旋律。

  车过三道桥时,导游抬手指着河对岸半山腰一座看似平常的村庄说,溜溜调就是出在那个地方。对面的村子很大,有一千多户人家,依山临河的民居连成一片,是甘孜州少有的汉族大村落。隔着河,远远望着这个挂在半山安宁平静的村子,很想知道风靡世界让人心动不已的溜溜调最早是什么时候出自哪一户人家?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溜溜调,是一首老曲,也是一首新歌。上个世纪初,具有新文化思想的文人在康定采风,发现了这首曲调动人的民歌,随后将溜溜调改词新编为《康定情歌》,从此传唱到全国全世界。几年前,谁是《康定情歌》的作者引起一些爱好者的兴趣,曾悬赏重金寻找,然而历史如烟,人海茫茫,众说纷纭,至今是谜。其实,来到康定,走进康定的各民族,你就会听到人群里不断飞出美妙清新的歌声,你喜欢你就驻足听随声唱,不必特意去寻找作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