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故事及民俗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6 属于: 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哪吒故事及民俗为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江油市境内,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哪吒闹海、剔骨还肉、莲花化身以及太乙真人收石矶的故事,境内有着很多与这些传说相印证的地名和遗迹。这里不仅有城塘关(又作陈塘关)、翠屏山、乾元山金光洞,还有哪吒闹海的九湾河遗址,石矶娘娘被太乙真人降服后现出的原型——一块似被火烧过的怪石,以及翠屏山哪吒庙前李靖王的拴桩,金光洞内太乙真人的炼丹炉、炼丹池等等。对于江油人来说,关于哪吒、太乙真人的传说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故事,每当人们讲述这些生动的传奇故事时,都会如数家珍地指点着相应地名和那些活灵活现的遗迹,描绘得那么的逼真、那么的惟妙惟肖。

  源于江油且被广为传颂的少年英雄神哪吒的故事,是根据川西北历史人文环境、江油民间流传的口碑资料与地方习俗、历史古迹、史志典籍等层面,进行了较为深入考证的记叙。哪吒是一个永具青春活力的少年英雄形象,自古以来一直被尊为英雄神。哪吒这个天真活泼、尊敬师长、疾恶如仇、惩恶扬善、护国佑民、舍生取义的英雄神形象,显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因而,在江油民间,自古就有尊崇哪吒之习,清康熙六十一年任江油知县的江南溧阳人彭址于雍正五年编修的《江油县志•杂记》中提道:“邑有供太子神者,不知何神也,凡有疑难杂症者,咸往请之……”。中央电视台通过在江油等地采风后编制的《哪吒传奇》的播映,以及今年中央电视台又赴江油就此题材摄制《走进江油》专题片,并于12月9日播出,使江油的哪吒文化资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发掘哪吒文化资源,弘扬哪吒这位英雄神形象显现出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为进一步研究哪吒文化打下了基础,也为海内外信众寻根探源提供参考。

  作为一个质朴聪慧、勇敢机智,敢于反抗旧法统和抗击-的可爱的小英雄形象,哪吒的传说和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可以说在神州大地上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哪吒是一个介于佛、道间的两栖神话人物。据佛经记载,哪吒是佛家护法神,为毗沙门天王第三子,常随侍天王,代父捧塔。后来又成了道教中统率天兵神将的中坛元帅……,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除《西游记》有所涉及外,主要出现在《封神演义》之中。这两部神魔小说虽成书于明代,但西游和封神的故事却早已在民间流传。即如《封神演义》而言,认为此书系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博采民间传说并加上作者的虚构演绎而成,早已为学术界之共识。而关于书中“哪吒闹海”的故事,也都一致认为是采自江油民间的传说。

  信息来源: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