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都歌谣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6 属于: 民俗文化

《阿都歌谣》渊源流长。关于《阿都歌谣》的起源时间,有研究者认为其萌发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于奴隶社会时期,跨越若干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用彝语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流传至今。由于千百年来都用彝语传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外界才知道《阿都歌谣》的存在。

  【分布区域】

  《阿都歌谣》分布于布拖、普格、金阳、宁南、德昌、会东、会理县等,位于凉山州南部,金沙江沿岸,与云南省隔金山江相望,昔为彝族阿都土司、沙玛土司等属地,流传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达100万人。特别是布拖、衣某、西溪河、拖觉片区尤为突出。

  【基本内容】

  彝族阿都歌谣的内容,凉山彝族分为三大支系,即圣乍、依诺、所地。其中,所有支系男女青年恋爱方式——阿都歌谣<嘎她,意味在路上追〉非常独特,在相遇、追求、相约、恋爱的过程中,青年男女双方通过对话、对歌的形式,充分发展各自的幽默、风趣、智慧和才艺,尽情展露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之情和相思相恋之苦,双方充分展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束缚自由恋爱的传统观念的痛斥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彝族所地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口传爱情长《阿都歌谣》源远流长。关于《阿都歌谣》的起源时间,学界看法不一,有研究者认为其萌发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于奴隶社会时期,跨越的若干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用彝语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流传至今。由于千百年来都用彝语传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外界才知道《阿都歌谣》的存在。

  然而,由于外界人不懂彝语,不熟悉《阿都歌谣》中对话、对歌的具体内容,认识不到它的重要价值,所以没有人去收集整理,本地人没有文化,没有意识到要收集整理《阿都歌谣》,因此,它一直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于民间。直到70年代到80年代,籍贯普格,在布拖工作的贾斯拉核,由于从小对《阿都歌谣》耳濡目染,加上时任布拖县语委主任和宣传部副部长,因为工作性质和个人意志的决定,从80年代开始,有意识的收集整理流传于民间《阿都歌谣》口传爱情长诗,90年代,收集整理出3300多行的《阿都歌谣》长诗,先后发表于《彝学》、《火把》等杂志,引起了彝学界人士的关注。2009年,在布拖县文联、凉山州委外宣办的大力支持下,正式了彝汉文对照的《阿都歌谣》长诗。

  【基本特征】

  《阿都歌谣》以两个彝族青年男女的谈情说爱为线索,通过《万物都谈情》、《相遇》、《相约》、《欢乐》、《相思》、《相恋》、《期盼》、《痛别》《结语》等篇章,详细记录了彝族所地青年男女恋爱过程的情景、精彩对话和对歌,全面展现了所地地区彝族男女的恋爱风情,展示了彝族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彝族阿都歌谣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阿都歌谣》所以彝族人民千锤百炼而流传下来的集体创造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阿都歌谣》流水似地在所在地彝族人民的口头中一代又一代地流传至今,是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在长期的口头流传过程中,每一位所地人都是歌手,在家在青年时代都在唱。

  (2)《阿都歌谣》作为明间口头流传文学,即有对话的形式,也有对歌的形式,演绎着主要三青年男女。

  (3)演绎《阿都歌谣》是固定的场合的。只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是才唱,而且要在没有长辈和小孩的时候才能演绎《阿都歌谣》。

  【基本价值】

  彝族阿都歌谣的价值有:

  (1)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

  《阿都歌谣》是生长于所地彝族地区并深深扎根于民间,极具地方特色和民间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在叙事方法上采用了顺叙、倒须、插叙、叠叙等;在描写手法上使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里描写等;在构思技巧上使用了伏笔、夸张、讽刺等;在修辞艺术上使用了排比、比喻、夸张、拟人等。

  (2)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

  《阿都歌谣》是所地彝族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富含着所地彝族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涉及所地彝族人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

  (3)《阿都歌谣》根据于所地彝族人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历史之中,在该群体中起着确认身份的作用,已成为所地彝族人一张有代表性的“文化名片”。

  (4)《阿都歌谣》是现存的一种鲜活的彝族传统文化,在族际交流、文化交流中已成为所地彝人的“形象大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