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车灯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6 属于: 民俗文化
<a href=/wiki/SiChu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四川</a>车灯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车灯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车灯起源于公元七百年前的元曲,是一种悠久的文化艺术,它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份。它由民间的幺妹灯演变而来,当时的劳动人民,逢年过节做生摆酒,进行各种农事活动,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用唱车灯这种形式表现群众的欢乐情绪。演唱车灯的演员划着彩蓬船向观众走来,彩蓬船用五颜六色的彩绸扎成,彩船内的车幺姑两手紧握拦杆,随着口中唱起的欢乐的民间小调起伏荡漾,彩船前头,一青年小伙子身着古装,眉开眼笑地与车幺姑对唱,他手持一木桨,木桨轻轻摇动,配合彩船起伏摇荡。两人喜笑颜开,边划边唱,一唱一和。车幺姑是演员的中心,或由幺姑担任,或男扮女装,进退有一定的步伐。很像戏剧舞台上旦角的走法。男主角就像戏台上的丑角,引导“车幺姑”进退,是车灯的演技导演,多由熟手担任。他俩或将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儿即兴创作演出,或见啥看啥、说啥唱啥,或演唱当时的名歌名谣,或演唱节日拜年的祝贺之词。它可以将一个故事编为一个整书,也可以编几段,由事情本身而定,顺畅自然。在演唱时用载歌载舞的形式,配以舞蹈动作,给人行动活泼的美的享受。

  这种流传于四川民间的艺术形式,被群众称为“车车灯”。由于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用民间语言表现历史事实,表现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因而获得了人民的喜爱,甚至多数不识字的男女老幼都会传唱,因此有很强的生命力。

  四川车灯在四川地区流行,它的帮腔由原来单一的“金钱梅花落,荷花闹海棠”,发展到十多种,其表演形式也有了单人、双人、三人群唱等的分别。迄今为止,四川车灯仍是四川各地曲艺演出团体上演的曲种,也是群众业余演唱活动中常见的演唱形式。

  车灯由重庆流传到成都,鼎盛时期为1958年至1966年,流传到全川乃至云南贵州。1962年四川省举办大型的车灯培训班,各地派出文艺骨干来蓉学习,参加学习的人员共计200多人,曲艺音乐家青云、傅万才和车灯表演艺术家夏曼云执教。成都地区的成都军区、成都第一人民医院、川棉一厂、成都市房管局、成都汽车修理厂等单位均派人来学习。她们以出色的演唱,荣获了省市一、二等奖。云南、贵州的曲艺团也先后派人来蓉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此车灯之花开遍了大西南。

  四川车灯是集文学、音乐、表演,打板于一体的民间说唱艺术,演唱欢快活泼,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浓郁、唱本内容反映广泛。它的主要特征是:1.唱本:多为全韵文,善于抒情叙事,幽默风趣,唱词中插有对白或数句,每段首句末尾有衬词“哟喂、罗喂”,每段句末都有非常精彩的衬词帮腔,如“枝枝花儿茉莉花儿喷香舍,瓦莲花哟石榴花儿红”。根据唱本词意的需要,可用多种类的衬词帮腔。帮腔衬词的多姿多彩,更加强和表现了车灯的艺术特征和欢快活泼的情趣。经常演出的车灯曲目有《懒汉和蛋》、《四娘家》、《秀才过沟》、《红色专家张德元》、《巫峡哨兵》、《两头》、《我来当个解说员》、《雷锋的童年》、《姐妹观灯》等几十个。2.唱腔:车灯唱腔具有四川民族风味,旋律高亢优美。每段唱腔由起、平、落三个部分组成。起部(起腔)、平部(平腔)、(落部丢腔和帮腔)。起腔:每段首句唱词,腔格多为高起低落,首句末尾引出典型特征的衬词“哟喂,罗嗬喂”。平腔:唱腔可抒情、有数名或带说带唱的敬板,唱腔的灵活性较大。丢腔帮腔:丢腔和帮腔是展示车灯唱腔特色的关键腔句,丢腔是每段末句唱腔,它是对帮腔的提示,是整个唱腔中最具特色的精彩之处。3.伴奏:四川车灯无固定乐队编制,常用乐器有“四块瓦”,锣鼓以二胡、琵琶,扬琴等。而四块瓦、锣鼓是其必不可的打击乐器。

  “四川车灯”是本土民间艺术,它独具地方特色,唱腔优美,易唱易传、表演、打板欢快活泼,舞蹈性强,善于抒情叙事,极富表现力,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和很高的审美价值,其表现的内容贴近民众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曾为中央领导及省内外专家群众赞赏,为新闻媒体宣传播放。

  信息来源: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