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宝诞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6 属于: 民俗文化
康王宝诞

“康王宝诞”是石排镇塘尾村盛大的民俗活动,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每逢农历七月初一和初七,全村男女老幼在锣鼓喧天的阵势下,“抬大神”全体巡游,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王(名康保裔)的生日,以祈求平安好运,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塘尾李氏族谱》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据村中老人回忆,“康王宝诞”民俗活动最壮观应数清朝中后期,尤其是在塘尾商业蔚起的光绪年代,时至今日塘尾村的“康王宝诞”民俗活动仍保持原汁原味。

  “康王宝诞”表现的是隆重的纪念、祝寿、祈祷和酬神活动,最主要的活动程序包括:初一解秽、出位、沐浴、更衣、壮行、巡游;初二至初六供奉拜祭;初七赞寿、出巡、答地头、安座等一系列活动,还有千人宴和“神灯”竞投等活动项目。

  其中康王出巡活动最具特色,分初一和初七两次。康王出巡时由数百人组成的巡游大队铜锣开道,鼓乐齐鸣,沿这座有着800余年历史的古村,走上大大的一圈,全村男女老少,前后簇拥,浩浩荡荡,异常热闹。七月初七的出巡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开始,巡游活动大体与初一程式相同。

  而初七晚上的“千人宴”和“神灯竞投”活动则把一年一度的“康王宝诞”活动推向热潮,而一年一度的“康王宝诞”民俗活动也随着三只神灯的成功投出正式落幕。

  与塘尾“康王宝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宝潭康王庙的“康王出巡”。据说有500年历史,每3年举行1次,在农历十月初一至初十举行,以村为单位进行巡游,涉及横山、田边、燕窝、中坑、塘尾、埔心等村,目的是祈求康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文革期间,康王宝诞一度停止,直至改革开放后的1994年,“康王宝诞”民俗节日才得以恢复。作为村里特有的民风民俗,在东莞乃至广东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被誉为岭南地区明清民俗的“活化石”。

  近年来,东莞市石排镇高度重视辖区文物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塘尾明清古村落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6年7月举办了“东莞‘国保’—塘尾古村落暨民俗风情摄影大赛”,2006年12月20日承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牌仪式暨东莞市文物保护工作现场会,进一步提升了这一民俗活动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