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长洲醉龙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6 属于: 民俗文化
中山长洲醉<a href=/sort/Lo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龙</a>

中山醉龙,又称“剪龙”“转龙”,发源于该市西区长洲村,因起舞时“醉态朦胧”而得名。这种自发的即兴舞蹈,是中山本土独特的民间艺术。2004年9月,中山市文化局将醉龙向省文化厅和财政厅申报为重点保护对象,2008年醉龙省级、国家级申遗相继成功。黄焯根老人也被定为醉龙的传承人。

  醉龙是古代中山民间特有的舞蹈,源于中山市西区长洲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后要举行舞醉龙巡游活动。原舞醉龙是舞龙者拜祀过程中随意舞动龙头、龙尾,称为“转龙”,后发展成为道具舞蹈。在舞蹈中,舞龙者如略觉清醒,则持酒埕者必从旁强灌,务使舞龙者带醉而舞。

  中山醉龙的来历

  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中山人都要舞醉龙。这一习俗由来已久,传说200多年前“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那天,一个和尚来到香山县(现中山市)的一条小河边洗澡,刚脱下衣服,一条大蟒就直奔过来。那和尚拔出宝剑,把蟒蛇斩成几截,丢在河边。这时正好来了个老渔翁。只见渔翁似醉非醉地抓起蛇头,又搬来蛇尾,胡乱地跳起舞来。这一舞,竟使那条蟒蛇死而复生,变成了一条龙,腾空而去。

  后来中山一带就兴起了舞醉龙,就像当日老渔翁那样,只要龙头和龙尾两截。龙头用木头雕刻,配上一副真鹿角,装上眼睛,活灵活现。起舞者故作醉态,举步轻飘,东倒西歪,龙尾随之摆动。

  中山的醉龙,融汇了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要求表演者有一定的武术功底,步如山、腰法灵醒,运用醉拳的套路,突出酒醉后舞木龙的形态。“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时而伏地翻滚,时而金独立,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舞醉龙常与舞醒狮相结合。一是山中霸、一为海上王,一山一海,一醉一醒,相当默契。龙腾狮跃,锣鼓助威,威猛非凡。

  老汉冒险,醉龙幸存

  中山的醉龙舞虽已有数百年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醉龙一度几乎失传。

  当地年纪最大的醉龙艺人、长洲村76岁的黄焯根老人回忆说,小时候,他的父亲和村里的一些老人都擅长舞醉龙,他从10来岁就开始舞醉龙,到解放初,已练得一身好舞艺。然而,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醉龙舞慢慢地在民间消失了,甚至连醉龙这种舞具也销声匿迹。

  幸运的是,“文革”时,黄焯根偶然在一堆垃圾里发现了一只醉龙头(舞具),他趁人不注意,拿了回家,一藏就近20年。当时,偷藏醉龙舞具是十分冒险的行为,但就是这一次冒险,使得醉龙的真实面貌得以保存下来。

  改革开放后,民间古老文化又开始雨后春笋般地复出时,老人才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那只醉龙头拿出来,使得古老的醉龙舞又在长洲舞动起来。

  近年来,黄焯根老人在村中各种庆祝活动上积极展示醉龙舞的精彩舞姿。每次,他都要从村中发现几个对醉龙舞感兴趣的青年人,教他们舞醉龙,一时间长洲醉龙名噪中山。

  为了让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中山醉龙舞传承下去,中山市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小组决定以长洲的醉龙舞为示范,对民间醉龙展开重点保护,并着手将这种民间自发的艺术提炼成为纯粹的舞台艺术,以一种固定的形式确立下来。希望将醉龙打造成为一个民间艺术品牌,使来源于民间的醉龙反过来又促进民间文化的蓬勃开展。

  历史渊源

  1262年,长洲开村始祖敬斋公定居长洲岛后,在岛上建了1间侯王庙。庙中除供奉南宋末代宰相“杨侯王”的神像外,还供奉木雕龙头、龙身、龙尾作图腾崇拜,祈求神灵保佑。明万历年间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村民聚集侯王庙祭祀,并在庙前广开筵席。全村乡亲父老相聚一起大碗酒大碗肉而饕餐。酒酣饭饱之际,习武者贪杯畅饮后,将供奉的“木龙”高举而舞,且边舞边唱。看似“醉”了,却“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舞技自成一格(长洲的木龙造型独特,俗称“嘴龙”,可双手同时舞动),村民把这碎步舞龙称之为“醉龙舞”。从此,四月初八舞醉龙的习俗在长洲一直延续几百年。至清朝末年,舞醉龙日益兴盛,并流传到张溪、濠头及澳门渔栏等地,且在澳门得到传承。“文革”期间,被当成“四旧”遭到破坏。

  1995年重修侯王庙。1996年,沉寂了20多年的醉龙舞在当年市“慈善万人行”活动上精彩亮相。2005年起,长洲社区居委会每年投入20多万元对“长洲醉龙”这一文化遗产进行深入发掘,整合和保护。是年,社区出资开办了醉龙舞培训班,参培者达180多人,邀请醉龙传承人黄焯根传授技艺。

  长洲醉龙发展成为中山民间艺术瑰宝,每年应邀为中山慈善万人行及重要会议作表演,获2005广东岭南民间艺术大汇演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