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滩禾楼舞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在郁南县连滩镇盛行举办禾楼舞。村民们在河滩竹林边,一边围着温暖的火堆,一边观赏。舞者戴面罩,头顶蓑帽,足蹬麻鞋,身穿黑衣,晚间手持火把围绕火堆亦歌亦舞。在古朴而悠扬的音乐中,身披红袍的“族长”左执牛头锡杖,右执铜铃,在铃声号召下,众族人依次出场,过火门,拜“族长”,双手将稻穗举过头顶,庆祝五谷丰登,祈求上天再次赐福。舞者舞步轻快,号声呼呼,一派庆丰收的景象,歌词亦曰:“登上楼台跳禾楼,风调雨顺庆丰收,瑶户欣歌太平世,众执穗铃咏金秋。”
简介
禾楼舞是广东郁南县民间一项文艺娱乐节目,被称为是民族舞蹈中的“活化石”。禾楼舞是云浮市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源于中原神农氏的神话传说,主要流传于南江流域地区的郁南县连滩镇一带。该舞是古时百越乌浒族人(壮族祖先)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舞蹈。禾楼舞的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审美价值。由于该舞后继乏人,处于濒危状态,为做好该项目的保护工作,云浮市于2007年将“禾楼舞”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6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禾楼舞经历了上古社会、秦朝、三国至唐三个发展阶段。
上古社会
傩舞源于图腾信仰,是古代一种祭祀性的原始舞蹈,一种广泛流传于各地的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期间表演。
秦朝
秦建立以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平定百越。从地理位置来看,当时西江流域中部属西瓯国,秦朝平定百越以后,西瓯人一部分融合到汉人中去,没有融合的那一部分又在东汉时因起义失败而流落,其遗民史称“乌浒蛮”,乌浒人是壮族先民之一。乌浒人较好地传承了远古的禾楼舞。禾楼舞的舞者服饰为黑色,正符合秦朝服色重黑的特点。《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言:“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三国至唐
三国至唐这一部分人称为“僚”,“僚”人能有更多机会吸收汉文化,进而使“禾楼舞”的进一步发展。“僮”这个民族名称直到南宋时期才出现,南宋末年的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禾楼舞真正发展期应在明代万历年间,广东总兵张元勋率大军对三罗地区的瑶人征剿成功之后,汉人也陆续移居此地,禾楼舞接受了汉人文化而稳定传播。
禾楼舞的特色
从“禾楼舞”的整套歌舞来看,它反映的是一种人神之间的微妙关系,人神既有矛盾也有缓解,总体思想是趋向和谐的。
传说很久以前,南江地区连年旱灾,百姓叫苦连天。后来,这事被神农氏知道了,便叫他的曾孙女禾花仙女赶到南江流域察看灾情。当禾花仙女看到连片干涸的土地和枯萎的禾苗时,十分心痛。于是,在夜深人静时她就将自己的乳汁挤出来,干枯的水稻吸收了乳汁后立即复苏了,干瘪的稻谷立即变得饱满起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禾花仙女的恩德,便于每年丰收之夜跳起了禾楼舞,并在连滩五显庙立禾花仙女的神像祭祀。
禾楼舞的演出一般都是在丰收以后,人们跳舞为了酬神,便有了从请神到送神的完整过程,送神以后还有上楼台、调雨、倒禾楼三节,这也是禾楼舞相比较于其他傩戏的独特之处。
禾楼舞唱腔独特,节奏感强,能随着舞者的感情变化而起伏,优美明快,词句流畅押韵,曲调生动悦耳,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禾楼舞者戴面罩,头顶蓑帽,足蹬麻鞋,身穿黑衣,一幅少数民族装束,手持火把围绕火堆亦歌亦舞,而看者围着温暖火堆在河滩竹林边观赏,在古朴而悠扬的音符下,沉醉而不能自拔。
禾楼舞舞者的面具多是滑稽可笑、古朴幼稚的,不以现实人模为依据,这种自由任意的娱人与滑稽性审美追求显然是内在统一的,它所表达出的象征美感体现了南江人在漫长而艰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的精神,吸引族人心理的向心力,以形成群体的团结、统一、秩序,增强群体为生存而拼搏的斗志,它是南江人群体意识的象征,洋溢着一种浪漫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