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阳对子调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6 属于: 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郴阳对子调为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项目简介:郴阳对子调源于郴县和桂阳交界的民间,在清朝年间已很盛行,当时在桂阳叫花灯调,郴县叫草台小调。最早主要是在禾堂坪、院子内演出,一旦一丑唱对子调,节目短小、情节简单;内容以表现劳动生产、爱情生活为主,曲调主要是民歌小调,表演动作也主要是旦舞手巾,丑耍油纸扇,走矮步围着旦角转圈,动作粗犷,诙谐风趣,载歌载舞,是一种典型的歌舞型的演唱形式。取材大多来自民间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爱情生活和社会现象等。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小,至今仍保留着对子调的原始艺术形式。

  郴阳对子调剧本人物少,情节比较简单,唱词和道白多用本地方言,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调的特点,欢快明朗,表演动

  作活泼风趣,歌舞味很浓,多以表现生活的小喜剧见长,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郴阳对子调,是湘南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它历史悠久,表演形式独特,地方色彩浓厚。但在湘南地区常见的只有花鼓戏、祁剧、湘剧和花灯戏等,而郴阳对子调却名不见经传,只是在近几年才初步为世人所知,但它的丰富内容、基本特征、艺术魅力及其传承历史,在湘南地区比较特别。因此,对丰富和完善郴州戏曲史,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各种文化艺术、娱乐形式不断出现和丰富,使郴阳对子调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郴阳对子调的演出区域、演出市场和观众均呈下滑趋势,演员也后继乏人,如不加强保护,郴阳对子调将濒临灭绝。

  二、分布区域:郴阳对子调又称“五和耍调”,流行于原郴县与桂阳县交界的安和、保和、同和、中和、正和乡一带,现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安和乡、保和乡、同和乡一带。

  三、历史渊源:对子调起源于田间歌舞,与农耕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郴阳对子调源于郴县和桂阳交界的民间,在清朝年间已很盛行,当时在桂阳叫花灯调,郴县叫草台小调。最早主要是在禾堂坪、院子内演出,一旦一丑唱对子调,节目短小、情节简单;内容以表现劳动生产、爱情生活为主,曲调主要是民歌小调,表演动作也主要是旦角舞手巾,丑角耍油纸扇,走矮步围着旦角转圈,动作粗犷,诙谐风趣,载歌载舞,是一种典型的歌舞型的表演形式。郴阳对子调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小,仍保留着传统对子调的艺术形式。群众把演唱郴阳对子调称为“唱调”,把演唱“郴阳对子调”的班子成为“调班子”。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演出班子有:安和的“久庚班子”、保和的“白调班子”。目前,只有北湖区华塘镇农民艺术团仍在坚持郴阳对子调的演出。

  四、表现形式:音乐:郴阳对子调的音乐多为地方小调,同时也大量运用民歌小调为戏中的唱腔,乡土味浓,具有湘南特色。如:《渔鼓调》、《巧梳妆》、《0调》、《哭娘歌》、《神腔》、《悲调》等

  表演:郴阳对子0节简单,演员一般由小丑、小旦等2至3个角色组成,表演擅长于扇子、手帕、腰带的应用。曲调多由民歌、地方小调发展而成。表演动作也主要是旦角舞手巾,丑角耍油纸扇,走矮步围着旦角转圈,载歌载舞,动作粗犷,诙谐风趣。

  道具:纸扇、丑角常用腰带、旦角用手帕。

  乐器:二胡、竹笛、唢呐、小堂鼓、小钹、小锣、花鼓筒等。

  剧目:郴阳对子调的剧目大多取材于民间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爱情生活和社会现象,用本地方言进行表演。传统剧目有《扯笋》、《王大娘补缸》、《夫妻宝》、《整桶》、《锦罗衣》等。新编、改编剧目有《桐子缘》、《三伢子接妹》、《能干嫂和铁算盘》、《黄金搭档》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