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烙画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5 属于: 民俗文化
<a href=/wiki/NaYa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南阳</a>烙画
<a href=/wiki/HeN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河南</a>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阳烙画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建立最早的烙画厂——南阳烙画厂
不用任何颜料,只需一管烙笔,顷刻之间,便可在竹木或宣纸、丝绢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虫等各种各样的烙画作品。这便是被称为“世界艺林一绝”的南阳烙画。
  烙画亦称烙花、烫画、火笔画,是以温度在摄氏300度至800度的烙铁代笔,利用碳化原理,不施任何颜料,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取其相应温度进行勾、擦、点、烘,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用这种方法创作出的书画作品为茶褐色,古朴典雅,精美绝伦。

  南阳烙画相传源于西汉末年,鼎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其间,因灾荒频仍,战乱迭起,烙画艺术曾一度失传。真正有据可考的是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据志书记载:擅长绘画的河南南阳人赵星三在一次吸食鸦片时,顿生画兴,以烧红的烟扦子在烟枪杆上信手烙烫作画,得一小品,自有一种与墨水画截然不同的风格。他喜出望外,又在其他木玩上施艺,并把得意之作馈赠亲友。久之,烙画逐渐成为文人雅士或显宦之间的互赠礼品,以至作为贡品进入清宫。以后,赵星三收徒授艺,使烙画得以世代相传。

  早期的烙画作品,多采用中国画和民间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后来,历代艺人不断探索实践,尝试吸收西洋画的一些表现手法,也收到理想的艺术效果。烙画的材料也从竹木发展到宣纸、丝绢,可做成10多米长的巨幅壁画,也可是直径不足1厘米的佛珠。

  烙画操作工艺分“卧烙”和“坐烙”。前者侧卧操作,但只能烙制小件工艺品,且不易掌握。20世纪40年代,终于有人想到用笔架支撑烙笔而坐着操作,称为“坐烙”。无论是“卧烙”还是“坐烙”,都是采用油灯加热烙笔的方法。直到1958年,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应用现代电器,产生了“电烙”。

  南阳烙画可分为8个系列、20多个品种、上百个花色。画轴系列包括丝绢、宣纸和树脂布,作品主要有人物、花鸟、山水、书法,人物多以《红楼梦》、《西游记》、《西厢记》、《三国演义》以及敦煌壁画等为主。板画系列有各类壁画、屏风、座屏、台屏和挂匾等,可反映国画、年画、工笔写意、书法、人物肖像、世界名画和抽象画等不同画种的风格。近几年又推出烙画彩蛋、贺年片、工艺圆珠笔杆,套色烙画、树脂布烙画等。

  1987年3月,上千件南阳烙画作品在新加坡展销,引起轰动,其中一幅宣纸烙画条屏《钟馗打鬼图》被新加坡国家博物院珍藏。当地的《新明日报》评论:“以火笔在木板、宣纸、丝绢上作画,是世界艺林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