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地舞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24 属于: 民俗文化

莱芜和庄乡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齐鲁古道必经之路,历来是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期所建的古老的齐长城青石关就在此境内。历史上著名的“艾陵之战”“长勺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带。传说夏禹治水时,原山一带还是一片汪洋,禹王到此曾泊船野营。乾隆下江南私访时曾游历此山,因乾隆是于十八年二月十九日登山,所以后来人们就特定此日为庙会期。

  每届庙会,原山四乡百姓齐来赶会,博山区、沂源县一带山民也远道而来。庙内庙外集众数千人,或举行香火神祀,或进行土产交易,耍笑打闹,热闹非凡。在此期间,常有人手舞足蹈一步半滑地模仿人们登山形态,为庙会增添无限乐趣,这便是萌芽状态的蹉地舞。

  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9年)山东大旱,饿殍遍野。为生计所迫,四乡百姓在原山庙会举行盛大的求雨活动。年老体弱者无力登山,便在山下列队长脆,青壮年男女则头戴柳枝草帽(戴柳始于唐代,也属于当地赶庙会的一种民间习俗,表示对“神”的尊敬,寓意免灾驱毒),一步一磕头直至山顶,在玉皇庙祈神降雨。据原山山顶的碑文记载:“邑候戎明府率绅士虔祷回,未至署,半路大雨……”。是时,满山百姓如痴如狂,他们又舞又跳,手舞足蹈,把登山之难,生计之难,祈求之苦,神恩之深的万般情怀,集于一“蹉”,于是形成了“蹉地舞”。

  自此后,一年一度的原山庙会,除焚香膜拜,祭天祈神外,跳蹉地舞也成为庙会的主要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后,每年的二月十九日(农历)的原山庙会日,也是“蹉地舞”具体活动时间。

  “蹉地舞”简单易学,舞蹈富有特色,主要动作有“单脚蹉”“双脚蹉”“单交叉蹉”“双交叉蹉”“蹦跳蹉”等。动作强调身体前倾,两臂自然摇摆,突出一个“蹉”,其要点是“上身向前倾,双脚往后蹬,一步半个蹉,似把原山登”,主要保留着登山动作的韵味,“蹉”是表示登山下滑动作。“蹉地舞”的队形,多以直线或斜线为主,这是根据上山下山的特殊环境决定的,又多以双线运动为多,这是由于上山下山互相搀扶,相互照顾而演变成的。“蹉地舞”以生动、欢快的情绪为基调,轻快地节奏,轻盈活泼的乐曲,以反映百姓们欢呼雀跃,热烈气氛和喜悦心情。

  “蹉地舞”作为民间舞蹈流传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它以其鲜明的人文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区域内的乡土风情、民风习俗。它除了保留了具有祈神朝拜的原始含义外,又增加了表达男女爱情的内容,其舞蹈表演形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