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简介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1999年6月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北京机械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北京轻工业学院和北京商学院分属于原轻工业部和国内贸易部。北京商学院创建于1950年,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中央商学院,1960年改名为北京商学院,先后隶属于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招生,主要为商业服务业培养经济、商务、法律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1970年迁入陕西省咸阳市,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原址重建,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主要面向轻工行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迄今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七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两校合并后,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单科性大学发展成为以经、管、工为主,经、管、工、理、文、法、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多科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学校现有12个学院、3个系、2个教学部、3个实践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级研究基地;拥有本科专业3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35个,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现有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6个;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生12285名,硕士生1032名,博士生12名,成人学历教育学生5855 名。
学校总占地面积102.3万平方米(合1535亩),建筑面积4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7亿元。学校图书馆馆舍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馆藏中外文图书187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60多万种,另有中外文报刊2600余种。“十五”时期以来,学校不断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良乡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和阜成路校区改造等工程项目,其中良乡校区新建面积达24.59万平方米。良乡校区的建成,为莘莘学子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校在新世纪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06人,其中正高级职务教师占12%,副高级职务教师占38%;有10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名教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名教师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39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6个科研团队跻身于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北京工商大学人才培养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优势学科为主干,走多学科协调发展之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加大教学建设与改革力度,不断探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途径。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04年7月,学校召开了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明确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总体要求,启动了“十大教改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十五”时期以来,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5门,北京市精品教材15部,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11项。文科实践中心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依托文科实践中心、工科实践中心和数字艺术制作中心等综合实习实训中心、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06年9月,学校召开了以加强实践教学为中心内容的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在北京工商大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彰显人才培养的特色。同时,学校还开辟了国外实习的新途径,先后派遣多批次学生赴国外考察实习,学生走出国门开展专业实习,拓宽了视野,强化了交流应用能力。
北京工商大学科学研究
学校积极推动面向国家及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科技工作,在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6年科研经费达到3400万元,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近30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0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图书奖1项,国家期刊奖1项,教育部提名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高校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获奖数量位居北京市属市管院校前列。学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
近三年,学校共出版学术著作118部,发表论文2842篇。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塑料》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这些刊物学术特色鲜明,质量优异,多次获奖。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1999年6月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北京机械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北京轻工业学院和北京商学院分属于原轻工业部和国内贸易部。北京商学院创建于1950年,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中央商学院,1960年改名为北京商学院,先后隶属于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招生,主要为商业服务业培养经济、商务、法律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1970年迁入陕西省咸阳市,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原址重建,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主要面向轻工行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迄今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七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两校合并后,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单科性大学发展成为以经、管、工为主,经、管、工、理、文、法、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多科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学校现有12个学院、3个系、2个教学部、3个实践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级研究基地;拥有本科专业3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35个,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现有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6个;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生12285名,硕士生1032名,博士生12名,成人学历教育学生5855 名。
学校总占地面积102.3万平方米(合1535亩),建筑面积4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7亿元。学校图书馆馆舍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馆藏中外文图书187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60多万种,另有中外文报刊2600余种。“十五”时期以来,学校不断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良乡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和阜成路校区改造等工程项目,其中良乡校区新建面积达24.59万平方米。良乡校区的建成,为莘莘学子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校在新世纪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06人,其中正高级职务教师占12%,副高级职务教师占38%;有10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名教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名教师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39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6个科研团队跻身于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北京工商大学人才培养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优势学科为主干,走多学科协调发展之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加大教学建设与改革力度,不断探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途径。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04年7月,学校召开了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明确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总体要求,启动了“十大教改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十五”时期以来,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5门,北京市精品教材15部,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11项。文科实践中心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依托文科实践中心、工科实践中心和数字艺术制作中心等综合实习实训中心、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06年9月,学校召开了以加强实践教学为中心内容的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在北京工商大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彰显人才培养的特色。同时,学校还开辟了国外实习的新途径,先后派遣多批次学生赴国外考察实习,学生走出国门开展专业实习,拓宽了视野,强化了交流应用能力。
北京工商大学科学研究
学校积极推动面向国家及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科技工作,在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6年科研经费达到3400万元,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近30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0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图书奖1项,国家期刊奖1项,教育部提名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高校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获奖数量位居北京市属市管院校前列。学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
近三年,学校共出版学术著作118部,发表论文2842篇。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塑料》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这些刊物学术特色鲜明,质量优异,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