璩
一、姓氏源流
璩(Q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以宝饰为氏。古代“璩”和“鐻”通,指一种金、银制成的耳环,此物创始人的后代子孙遂以“璩”为姓,称璩姓。古人很看重玉,将玉的坚致、光彩、纯粹、发声等来比喻人的品德,并且寄以吉祥的象征,所以佩带玉是很光彩的事。并认为佩玉不能随意解去。这样,玉的制品也多种多样,而与玉有关的物,一般都加斜玉旁,璩字就指玉做的耳环,当然是高贵之物,于是就产生了璩姓。
2、出自姬姓,与蘧姓同源,以邑名为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由于蘧与璩读音相同,所以蘧姓在发展过程中,而古代玉环称作璩,由于璩很高贵,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意思较好的璩姓,于是蘧姓就改成璩姓。也有少数蘧姓人单把草头去掉,改为遽姓。
得姓始祖:蘧伯玉。璩氏的先祖为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河南长坦县伯玉村人,传二十七世至“瑷”,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于唐朝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仍为一家。而“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玉旁,意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虽为小姓,亦不失源远流长。北宋钱塘儒生编撰之《百家姓》,最初所载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为“璩”姓。蘧伯玉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据《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称:“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鲁,而天下莫能亡也;璩伯玉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也。”故璩氏后人尊蘧伯玉为璩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璩姓在大陆和.....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璩是古代一种由金、银制成的玉环,古时候的人认为玉石是很高贵的东西,所以就有人以这种器物为姓,称为璩氏,成为璩姓的一支。另一支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由于蘧与璩读音相同,所以蘧姓在发展过程中,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意思较好的璩姓,也有少数蘧姓人单把草头去掉,改为遽姓。因此璩、蘧、遽姓同源,并存于世。璩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南、安徽、福建、山西、湖北、浙江、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等省。璩姓的望族多出自黎阳,也就是今天江北淮南一带。
三、历史名人
蘧 瑷:唐代良吏,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于唐朝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仍为一家。
蘧伯玉:名瑗,长坦县伯玉村人,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与善者,于齐晏婴,于郑子产,于卫伯玉。孔子几次适卫,多居蘧伯玉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伯玉笃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里,孔子问:“夫子(指伯玉)何为?”对 曰:“夫人欲 寡其过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赞伯玉之德,亦赞伯玉其使者。《论语》孔子赞:“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确是一位求进甚急而又善于改过的人。《了凡四训》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卫国大夫史鱼深知蘧伯玉的才能与人品,多次向卫灵公举荐,但灵公不听。史鱼临死采用“尸谏”的办法力荐蘧伯玉。他告诉儿子:“我在朝不能举荐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后,你不必将我的尸体‘治丧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灵公问起来,再将实情告诉他”(古人称这种方法为“尸谏”)。史鱼的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办。卫灵公前来吊唁,对尸体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鱼的儿子就将父亲的话转告灵公。灵公醒悟道:“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启用了蘧伯玉。
璩伯昆:明朝桐城人,那里是学者荟萃之地,而璩御史后来去广东和江西做官时,就很重视文化教育。
璩光岳:明朝人,举为进士而当官,文武全才。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豫章郡:汉朝将秦朝时的九江郡改为豫章郡,治所在南昌。相当于现在江西省境内地区。
黎阳郡:西汉置黎阳县,北魏改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浚县一带。
汲 郡:晋泰始二年置郡。故址在今河南省汲县一带。
2、堂号
君子堂、及圣堂:源自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唐代开元三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并在河南省长垣县县城东南5公里的伯玉村建祠对他进行祭祀。
石波堂:明朝进士璩光岳,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吏部,著有《石波馆集》。
西川堂:唐代良吏璩瑗,官光禄大夫,封为西川侯。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豫章、黎阳、汲郡。②自立堂号:世德、遗经等。
五、联典出处
【璩姓宗祠通用对联】
〖璩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佩玉;
望出黎阳。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璩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伯昆清政;
光岳草书。
——李文郑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桐城人璩伯昆,字山甫,少年时就以才华出名。崇祯年间以明经官江西武宁县令,政治清明,狱讼大减。下联典指明代江西新城人璩光岳,字山仲,号三谷,进士出身,官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擅长草书,著有《石波馆集》、《老子解说》。
丘阳文士;
西蜀通侯。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岳阳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下联典指唐·璩瑷封川西侯。
〖璩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光岳郎官多著术;
伯昆御史有才名。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进士璩光岳,字山仲,江西新城人。号三谷。官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吏部。善草书,著作较多,有《石波馆集》、《老子解说》等。下联典指明代广东道御史璩伯昆,字山甫,桐城人。少有才名。历官江西武宁令等。政平讼简,文教尤著。
〖璩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四蜀通侯,懋功受赏;
岳阳文士,登第成名。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璩瑷因功被封川西侯。下联典指宋·岳阳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
寡过未能,学造贤人之地;
知非虽晚,德成君子之资。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事典(见上题头《三、历史名人》介绍)。
保境息民,共仰瑷公事业;
骑骝看杏,咸推秉祖文章。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良吏璩瑷事典。下联典指宋代文士璩秉事典。
六、璩姓考补
现全国各地多已将“璩”写作了“琚”字,璩琚已通用。“琚”音读渠,解释为古人佩带的一种玉。据查,除《汉语大词典》以“琚”作姓解释外,还有《中国姓氏大全》亦称其为“较罕见姓”。其他诸如《康熙字典》、《古汉语词典》、《辞源》、《辞海》等均未将“琚”字作姓解释。另据最新出版的有关姓氏书籍(含《百家姓》)计504个姓氏中,均无“琚”姓存在。因此目前在报纸上或文书里出现的“琚”姓,是“璩”(qu)字的误写。琚应为近代某些历史原因,人们对璩的误写。影响颇广,大都写璩为琚,有些地方音仍为璩,故经常为琚璩通用璩琚不分。琚应为某次简化字时,人们望文生意,误将璩写作琚。将姓“璩”的写成或读成姓“琚”的,还自以为得意地说“琚”是“璩”的简化(其实此二字均不在简化之列),乃至一些人跟着将错就错,以错传错,贻误至今。
琚,应为璩,(一姓两音在全国都是相同)为春秋战国卫大夫蘧公伯玉后人,后为避难,改为璩,取不忘伯玉之意。
蘧(琚;璩)姓之先祖应追溯到周天子的姬姓。周公旦辅佐成王,分封诸侯时,将同父同母第康叔分封到卫地,建都朝歌,史称康叔。随着康叔到卫地的姬姓祖氏,其中一只居住在蒲邑东不足5公里的一个丘岗上。这里山坳中到处生长着蘧藕,蘧是荷花的另一种名字。
蒲邑位于蒲水和济水之间,古代这里树林成荫,丘岗连绵,山清水秀,池塘洼地蘧花怒放。居住在这里的先民,敬慕蘧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洁净,就以物为地名,曰:蘧丘。
居住在蘧丘一带的周王室后裔,因辅佐卫国国军康叔有功,其中一人被封在蘧丘,封曰蘧伯,后来又设置了蘧伯乡。出此以后,这里的居民以地名(蘧丘)以封爵(蘧伯)为姓,施有蘧姓。正月初八是先祖伯玉的生日后人为纪念他设立大古会,琚姓在古代写作璩。作为姓氏,璩一般读若渠,其来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音渠,又音巨)为姓。由于蘧与璩读音相同,所以蘧姓在发展过程中,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意思较好的璩姓,也有少数蘧姓人单把草头去掉,改为遽(音渠,又音巨)姓。璩姓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解放以后,多数改为琚姓,读音也相应有所改变,一般读若居。因此,琚、璩、蘧、遽、渠、瞿为同源,并存于世。
“璩”音读渠,除作姓氏外,解释为玉质耳环,据考“璩”姓之先祖为春秋时卫国上大夫蘧伯玉,传二十七世至“秉”,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于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音同字异,仍为一家。而“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王旁(古汉语称王字旁为玉旁),意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自唐至今,虽为小姓,亦不失源远流长。中原地区之“璩”姓,据有关史料载,均系明洪武十八年自山西迁居于此。
北宋钱塘儒生编撰之《百家姓》,最初所载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为“璩”姓,《中国姓氏大全》亦称璩姓“分布较广”。
聚居有:河南、山西、湖北、浙江、安徽、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每年正月初三、六、九,琚氏后人到长垣县蘧贤祠祭奠。景象颇为壮观
蘧公伯玉,名瑗,今长坦县伯玉村人,生卒不详,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与善者,于齐晏婴,于郑子产,于卫伯玉。孔子几次适卫,多居蘧伯玉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伯玉笃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里,孔子问:“夫子(指伯玉)何为?”对曰:“夫人欲寡其过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赞伯玉之德,亦赞伯玉其使者。《论语》孔子赞:“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确是一位求进甚急而又善于改过的人。《了凡四训》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卫国大夫史鱼深知蘧伯玉的才能与人品,多次向卫灵公举荐,但灵公不听。史鱼临死采用“尸谏”的办法力荐蘧伯玉。他告诉儿子:“我在朝不能举荐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后,你不必将我的尸体‘治丧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灵公问起来,再将实情告诉他”(古人称这种方法为“尸谏”)。史鱼的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办。卫灵公前来吊唁,对尸体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鱼的儿子就将父亲的话转告灵公。灵公醒悟道:“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启用了蘧伯玉。
孔子听到这件事,对史鱼和蘧伯玉都很赞赏。他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思是说: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射出的箭一样刚正;国家无道,也像箭一样刚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时,把正确主张收起来辞官隐居。
蘧伯玉当政后,仍旧十分谦虚。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宫又响起来。南子说:“这一定是蘧伯玉的车队从此而过。”灵公问道:“你怎么知道?”南子说:“君子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让车夫下车,用手扶着车辕慢行,怕车声打扰国君。我听说蘧伯玉是一位很有道德操行的君子,所以我才敢断定过去的是蘧伯玉。”卫灵公事后派人打听,果然是蘧伯玉。
蘧伯玉协助卫灵公把卫国治理得日益强大。晋国大将赵简子原想讨伐卫国,派人到卫国探视。探视的人返回后,告诉赵简子:“蘧伯在卫国当政,不可以加兵。”赵简子马上取消了攻卫计划。
蘧伯玉谦虚谨慎,他经常反思自己,“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又经常鞭策自己,《庄子?则阳篇》记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意思是说他年已60还能与日俱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蘧伯玉墓早在汉代就有一定规模。东汉文学家班昭曾作《东征赋》,其中有“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之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的诗句。唐代开元3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在长垣建祠对他进行祭祀。祠建在墓前,祠内有“君子堂”“及圣堂”“知非轩”“寡过轩”等。
伯玉祠坐北面南,位于伯玉墓前方,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有两个院落,分前后二堂,四周有砖砌围墙。山门为砖木结构建筑,上悬匾额曰“内典侯祠”。过山门为第一庭院,中心主体建筑为“君子堂”。两侧各有小门,过小门进入第二庭院。中心主体建筑面阔三间日“寡过轩”,殿中塑蘧伯玉像,稳坐龛中,左、右两书童侍立。蘧子像后有一小门,入小门即进入墓地。
七、附录
湖北省枣阳市璩湾镇,位于鄂西北,枣阳市的西南部,是全国现有的三万八千二百九十个乡镇中,唯一以璩姓冠名的建制镇。根据史料记载,璩湾之璩姓起源于古之地名蘧邑。本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武王把殷的移民,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并派管叔、蔡叔辅佐。武王死后,成王年少,周公代行治理天下,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有二心,发动判乱,周公旦兴兵讨伐,杀掉武庚禄父和管叔,放逐了蔡叔,把武庚统治的地方封给周武王同母弟弟康叔姬,是为卫君。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即为璩湾璩族始祖。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春秋时卫国大夫蘧庄子,名无咎,之子蘧瑗,字伯玉。谥成子约生于公元前五百九十年,曾为卫国大夫,封内黄侯,他比孔子年长三十余岁,但彼此唱酬仰慕,关系匪浅。《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和其弟子欲往陈国,曾两次入住其家。《史记.卷四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载:孔子所尊敬的人,在周,是老子,在卫,是璩伯玉......《史记.集解》及《索引.大戴礼》评价说“外宽而内直,自设于隐括之中,直已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璩伯玉之行也。”《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载:孔文子因歌逐献公,曾请教于璩伯玉。璩伯玉说:“人臣事君,可谏则谏,不可谏则去,它非瑗所知矣。”竟掩耳而走,而且说“瑗不闻君之出,又敢闻其入乎?”遂离开卫国,前往鲁国。后来,卫献公使宁喜作卫国宰相,下诏招璩伯玉回国辅佐卫灵公,后来,璩伯玉看到卫灵公荒淫无道,只好又离开卫国去了鲁国。孔子称赞说:“君子哉璩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倦而怀之。”并说他“为贤大夫”。由此,后世将其称为千古第一君子,并将其与孔子合称为圣贤,曾于枣阳孔庙,一直被祀为先贤之首。东汉永和年间,大行令蘧正罹乱,伯玉公第十七世孙璩谦,率领大部族人,南下避祸于岳州,豫章,改原姓蘧为璩。此后,岁月迁流,日久年湮。其族人又逐次分支于鄂、湘、闽、皖、浙、鲁、豫、陕、冀、赣及华夏各地。元朝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而鄱阳之乱,盗寇蜂拥,南方多警,时居豫章之部分璩族,又辗转北上,到达当时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山西黎城、洪洞等地。后来,朱元璋定鼎南京,为解决因战乱及自然灾害所抛荒的千里赤地,遂自山西及全国各地大量移民。为此,特加赠时为武德将军的璩伯玉公第五十九世孙,璩湾璩族一世祖安邦公光禄大夫,着令其族人自山西洪洞之“筷子巷”,移居今日之地,依姓命名“璩湾”。此后六百余年,安邦公之后人,沿璩湾沙河两岸,繁衍兴旺,与先后移民此地的其他姓氏一起,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沙河一隅,建设成为鄂西北的重要集市“填不满的璩家湾”。
璩湾镇,东距枣阳市区二十公里,西去襄樊市四十公里,绵亘起伏的丘陵,南拥北抱,使这块东西倾斜的平川,别俱一种妩媚。那曾经清澈见底的滚河、沙河,在此溶为一流,直入汉江,流淌着这块土地,也流淌着璩湾璩族的悲欢离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璩湾沙河曾经帆樯林立,是枣阳与汉口直接通航通商的主要水路,给这座小镇带来过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希冀和老一辈抹不去的回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竣工的汉丹铁路和2006年修建开通的“汉十高速”都直穿璩湾重镇,给这个古老的建制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璩(Q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以宝饰为氏。古代“璩”和“鐻”通,指一种金、银制成的耳环,此物创始人的后代子孙遂以“璩”为姓,称璩姓。古人很看重玉,将玉的坚致、光彩、纯粹、发声等来比喻人的品德,并且寄以吉祥的象征,所以佩带玉是很光彩的事。并认为佩玉不能随意解去。这样,玉的制品也多种多样,而与玉有关的物,一般都加斜玉旁,璩字就指玉做的耳环,当然是高贵之物,于是就产生了璩姓。
2、出自姬姓,与蘧姓同源,以邑名为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由于蘧与璩读音相同,所以蘧姓在发展过程中,而古代玉环称作璩,由于璩很高贵,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意思较好的璩姓,于是蘧姓就改成璩姓。也有少数蘧姓人单把草头去掉,改为遽姓。
得姓始祖:蘧伯玉。璩氏的先祖为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河南长坦县伯玉村人,传二十七世至“瑷”,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于唐朝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仍为一家。而“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玉旁,意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虽为小姓,亦不失源远流长。北宋钱塘儒生编撰之《百家姓》,最初所载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为“璩”姓。蘧伯玉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据《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称:“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鲁,而天下莫能亡也;璩伯玉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也。”故璩氏后人尊蘧伯玉为璩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璩姓在大陆和.....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璩是古代一种由金、银制成的玉环,古时候的人认为玉石是很高贵的东西,所以就有人以这种器物为姓,称为璩氏,成为璩姓的一支。另一支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由于蘧与璩读音相同,所以蘧姓在发展过程中,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意思较好的璩姓,也有少数蘧姓人单把草头去掉,改为遽姓。因此璩、蘧、遽姓同源,并存于世。璩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南、安徽、福建、山西、湖北、浙江、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等省。璩姓的望族多出自黎阳,也就是今天江北淮南一带。
三、历史名人
蘧 瑷:唐代良吏,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于唐朝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仍为一家。
蘧伯玉:名瑗,长坦县伯玉村人,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与善者,于齐晏婴,于郑子产,于卫伯玉。孔子几次适卫,多居蘧伯玉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伯玉笃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里,孔子问:“夫子(指伯玉)何为?”对 曰:“夫人欲 寡其过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赞伯玉之德,亦赞伯玉其使者。《论语》孔子赞:“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确是一位求进甚急而又善于改过的人。《了凡四训》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卫国大夫史鱼深知蘧伯玉的才能与人品,多次向卫灵公举荐,但灵公不听。史鱼临死采用“尸谏”的办法力荐蘧伯玉。他告诉儿子:“我在朝不能举荐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后,你不必将我的尸体‘治丧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灵公问起来,再将实情告诉他”(古人称这种方法为“尸谏”)。史鱼的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办。卫灵公前来吊唁,对尸体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鱼的儿子就将父亲的话转告灵公。灵公醒悟道:“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启用了蘧伯玉。
璩伯昆:明朝桐城人,那里是学者荟萃之地,而璩御史后来去广东和江西做官时,就很重视文化教育。
璩光岳:明朝人,举为进士而当官,文武全才。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豫章郡:汉朝将秦朝时的九江郡改为豫章郡,治所在南昌。相当于现在江西省境内地区。
黎阳郡:西汉置黎阳县,北魏改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浚县一带。
汲 郡:晋泰始二年置郡。故址在今河南省汲县一带。
2、堂号
君子堂、及圣堂:源自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唐代开元三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并在河南省长垣县县城东南5公里的伯玉村建祠对他进行祭祀。
石波堂:明朝进士璩光岳,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吏部,著有《石波馆集》。
西川堂:唐代良吏璩瑗,官光禄大夫,封为西川侯。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豫章、黎阳、汲郡。②自立堂号:世德、遗经等。
五、联典出处
【璩姓宗祠通用对联】
〖璩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佩玉;
望出黎阳。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璩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伯昆清政;
光岳草书。
——李文郑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桐城人璩伯昆,字山甫,少年时就以才华出名。崇祯年间以明经官江西武宁县令,政治清明,狱讼大减。下联典指明代江西新城人璩光岳,字山仲,号三谷,进士出身,官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擅长草书,著有《石波馆集》、《老子解说》。
丘阳文士;
西蜀通侯。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岳阳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下联典指唐·璩瑷封川西侯。
〖璩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光岳郎官多著术;
伯昆御史有才名。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进士璩光岳,字山仲,江西新城人。号三谷。官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吏部。善草书,著作较多,有《石波馆集》、《老子解说》等。下联典指明代广东道御史璩伯昆,字山甫,桐城人。少有才名。历官江西武宁令等。政平讼简,文教尤著。
〖璩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四蜀通侯,懋功受赏;
岳阳文士,登第成名。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璩瑷因功被封川西侯。下联典指宋·岳阳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
寡过未能,学造贤人之地;
知非虽晚,德成君子之资。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事典(见上题头《三、历史名人》介绍)。
保境息民,共仰瑷公事业;
骑骝看杏,咸推秉祖文章。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良吏璩瑷事典。下联典指宋代文士璩秉事典。
六、璩姓考补
现全国各地多已将“璩”写作了“琚”字,璩琚已通用。“琚”音读渠,解释为古人佩带的一种玉。据查,除《汉语大词典》以“琚”作姓解释外,还有《中国姓氏大全》亦称其为“较罕见姓”。其他诸如《康熙字典》、《古汉语词典》、《辞源》、《辞海》等均未将“琚”字作姓解释。另据最新出版的有关姓氏书籍(含《百家姓》)计504个姓氏中,均无“琚”姓存在。因此目前在报纸上或文书里出现的“琚”姓,是“璩”(qu)字的误写。琚应为近代某些历史原因,人们对璩的误写。影响颇广,大都写璩为琚,有些地方音仍为璩,故经常为琚璩通用璩琚不分。琚应为某次简化字时,人们望文生意,误将璩写作琚。将姓“璩”的写成或读成姓“琚”的,还自以为得意地说“琚”是“璩”的简化(其实此二字均不在简化之列),乃至一些人跟着将错就错,以错传错,贻误至今。
琚,应为璩,(一姓两音在全国都是相同)为春秋战国卫大夫蘧公伯玉后人,后为避难,改为璩,取不忘伯玉之意。
蘧(琚;璩)姓之先祖应追溯到周天子的姬姓。周公旦辅佐成王,分封诸侯时,将同父同母第康叔分封到卫地,建都朝歌,史称康叔。随着康叔到卫地的姬姓祖氏,其中一只居住在蒲邑东不足5公里的一个丘岗上。这里山坳中到处生长着蘧藕,蘧是荷花的另一种名字。
蒲邑位于蒲水和济水之间,古代这里树林成荫,丘岗连绵,山清水秀,池塘洼地蘧花怒放。居住在这里的先民,敬慕蘧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洁净,就以物为地名,曰:蘧丘。
居住在蘧丘一带的周王室后裔,因辅佐卫国国军康叔有功,其中一人被封在蘧丘,封曰蘧伯,后来又设置了蘧伯乡。出此以后,这里的居民以地名(蘧丘)以封爵(蘧伯)为姓,施有蘧姓。正月初八是先祖伯玉的生日后人为纪念他设立大古会,琚姓在古代写作璩。作为姓氏,璩一般读若渠,其来源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康叔(姓姬名封)被封于卫,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蘧伯的后代以蘧(音渠,又音巨)为姓。由于蘧与璩读音相同,所以蘧姓在发展过程中,部分蘧姓人把姓氏改为意思较好的璩姓,也有少数蘧姓人单把草头去掉,改为遽(音渠,又音巨)姓。璩姓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解放以后,多数改为琚姓,读音也相应有所改变,一般读若居。因此,琚、璩、蘧、遽、渠、瞿为同源,并存于世。
“璩”音读渠,除作姓氏外,解释为玉质耳环,据考“璩”姓之先祖为春秋时卫国上大夫蘧伯玉,传二十七世至“秉”,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于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音同字异,仍为一家。而“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王旁(古汉语称王字旁为玉旁),意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自唐至今,虽为小姓,亦不失源远流长。中原地区之“璩”姓,据有关史料载,均系明洪武十八年自山西迁居于此。
北宋钱塘儒生编撰之《百家姓》,最初所载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为“璩”姓,《中国姓氏大全》亦称璩姓“分布较广”。
聚居有:河南、山西、湖北、浙江、安徽、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每年正月初三、六、九,琚氏后人到长垣县蘧贤祠祭奠。景象颇为壮观
蘧公伯玉,名瑗,今长坦县伯玉村人,生卒不详,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与善者,于齐晏婴,于郑子产,于卫伯玉。孔子几次适卫,多居蘧伯玉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伯玉笃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里,孔子问:“夫子(指伯玉)何为?”对曰:“夫人欲寡其过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赞伯玉之德,亦赞伯玉其使者。《论语》孔子赞:“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确是一位求进甚急而又善于改过的人。《了凡四训》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卫国大夫史鱼深知蘧伯玉的才能与人品,多次向卫灵公举荐,但灵公不听。史鱼临死采用“尸谏”的办法力荐蘧伯玉。他告诉儿子:“我在朝不能举荐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后,你不必将我的尸体‘治丧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灵公问起来,再将实情告诉他”(古人称这种方法为“尸谏”)。史鱼的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办。卫灵公前来吊唁,对尸体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鱼的儿子就将父亲的话转告灵公。灵公醒悟道:“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启用了蘧伯玉。
孔子听到这件事,对史鱼和蘧伯玉都很赞赏。他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思是说: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射出的箭一样刚正;国家无道,也像箭一样刚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时,把正确主张收起来辞官隐居。
蘧伯玉当政后,仍旧十分谦虚。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宫又响起来。南子说:“这一定是蘧伯玉的车队从此而过。”灵公问道:“你怎么知道?”南子说:“君子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让车夫下车,用手扶着车辕慢行,怕车声打扰国君。我听说蘧伯玉是一位很有道德操行的君子,所以我才敢断定过去的是蘧伯玉。”卫灵公事后派人打听,果然是蘧伯玉。
蘧伯玉协助卫灵公把卫国治理得日益强大。晋国大将赵简子原想讨伐卫国,派人到卫国探视。探视的人返回后,告诉赵简子:“蘧伯在卫国当政,不可以加兵。”赵简子马上取消了攻卫计划。
蘧伯玉谦虚谨慎,他经常反思自己,“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又经常鞭策自己,《庄子?则阳篇》记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意思是说他年已60还能与日俱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蘧伯玉墓早在汉代就有一定规模。东汉文学家班昭曾作《东征赋》,其中有“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之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的诗句。唐代开元3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在长垣建祠对他进行祭祀。祠建在墓前,祠内有“君子堂”“及圣堂”“知非轩”“寡过轩”等。
伯玉祠坐北面南,位于伯玉墓前方,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有两个院落,分前后二堂,四周有砖砌围墙。山门为砖木结构建筑,上悬匾额曰“内典侯祠”。过山门为第一庭院,中心主体建筑为“君子堂”。两侧各有小门,过小门进入第二庭院。中心主体建筑面阔三间日“寡过轩”,殿中塑蘧伯玉像,稳坐龛中,左、右两书童侍立。蘧子像后有一小门,入小门即进入墓地。
七、附录
湖北省枣阳市璩湾镇,位于鄂西北,枣阳市的西南部,是全国现有的三万八千二百九十个乡镇中,唯一以璩姓冠名的建制镇。根据史料记载,璩湾之璩姓起源于古之地名蘧邑。本姬姓。西周初年大分封时,武王把殷的移民,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并派管叔、蔡叔辅佐。武王死后,成王年少,周公代行治理天下,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有二心,发动判乱,周公旦兴兵讨伐,杀掉武庚禄父和管叔,放逐了蔡叔,把武庚统治的地方封给周武王同母弟弟康叔姬,是为卫君。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南。至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有功的公族子弟,被卫君封于蘧,为伯爵,史称蘧伯。即为璩湾璩族始祖。蘧伯的后代以蘧为姓。春秋时卫国大夫蘧庄子,名无咎,之子蘧瑗,字伯玉。谥成子约生于公元前五百九十年,曾为卫国大夫,封内黄侯,他比孔子年长三十余岁,但彼此唱酬仰慕,关系匪浅。《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和其弟子欲往陈国,曾两次入住其家。《史记.卷四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载:孔子所尊敬的人,在周,是老子,在卫,是璩伯玉......《史记.集解》及《索引.大戴礼》评价说“外宽而内直,自设于隐括之中,直已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璩伯玉之行也。”《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载:孔文子因歌逐献公,曾请教于璩伯玉。璩伯玉说:“人臣事君,可谏则谏,不可谏则去,它非瑗所知矣。”竟掩耳而走,而且说“瑗不闻君之出,又敢闻其入乎?”遂离开卫国,前往鲁国。后来,卫献公使宁喜作卫国宰相,下诏招璩伯玉回国辅佐卫灵公,后来,璩伯玉看到卫灵公荒淫无道,只好又离开卫国去了鲁国。孔子称赞说:“君子哉璩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倦而怀之。”并说他“为贤大夫”。由此,后世将其称为千古第一君子,并将其与孔子合称为圣贤,曾于枣阳孔庙,一直被祀为先贤之首。东汉永和年间,大行令蘧正罹乱,伯玉公第十七世孙璩谦,率领大部族人,南下避祸于岳州,豫章,改原姓蘧为璩。此后,岁月迁流,日久年湮。其族人又逐次分支于鄂、湘、闽、皖、浙、鲁、豫、陕、冀、赣及华夏各地。元朝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而鄱阳之乱,盗寇蜂拥,南方多警,时居豫章之部分璩族,又辗转北上,到达当时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山西黎城、洪洞等地。后来,朱元璋定鼎南京,为解决因战乱及自然灾害所抛荒的千里赤地,遂自山西及全国各地大量移民。为此,特加赠时为武德将军的璩伯玉公第五十九世孙,璩湾璩族一世祖安邦公光禄大夫,着令其族人自山西洪洞之“筷子巷”,移居今日之地,依姓命名“璩湾”。此后六百余年,安邦公之后人,沿璩湾沙河两岸,繁衍兴旺,与先后移民此地的其他姓氏一起,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沙河一隅,建设成为鄂西北的重要集市“填不满的璩家湾”。
璩湾镇,东距枣阳市区二十公里,西去襄樊市四十公里,绵亘起伏的丘陵,南拥北抱,使这块东西倾斜的平川,别俱一种妩媚。那曾经清澈见底的滚河、沙河,在此溶为一流,直入汉江,流淌着这块土地,也流淌着璩湾璩族的悲欢离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璩湾沙河曾经帆樯林立,是枣阳与汉口直接通航通商的主要水路,给这座小镇带来过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希冀和老一辈抹不去的回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竣工的汉丹铁路和2006年修建开通的“汉十高速”都直穿璩湾重镇,给这个古老的建制镇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