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祷雨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04 属于: 历史典故

桑林祷雨历史词典解释:

墨子.兼爱下》:“汤(商朝开国之君,名履)曰:‘惟小子(汤自卑称)履,敢用玄牡(玄牡,黑色的公。汤为天子祭祀当用太牢,黑色的公牛就是做为太牢的牺牲),告于上天后(指皇天后土)曰:“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履(朕,国君皇帝自称。天大旱是上天惩罚罪孽,其罪应由履一人承担),未知得罪于上下(指不知怎样得罪了天地),有善不敢蔽(隐瞒),有罪不敢赦,简(简同阅,指鉴察善恶)在帝(上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即此言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以祠(同词)说于上帝鬼神。……”

又《吕氏春秋.顺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古代传说桑山之林能兴云作雨),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不敏(不材)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音同郦。??,砥也;或以为是磨字之误)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

此事又之《尸子》,《淮南子》之“修务”、“主术”,《论衡》之“感虚”、“明雩”,《帝王世纪》,《搜神记》卷八。

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为了宣扬德政,把某些“善行”,说成是能够感动上天的伟力。汤以六事自责,“桑林祷雨”即其一例。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指出:“天之运气(即自然变化的规律),非政所致。”“时当自然,虽雩祭请求,终无补益。”这就是说,天道的变化,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而发生发展的。单凭人的乞求而达到改变天道的某种目的是不可能的。

旧以“桑林祷雨”用为颂扬贤君德行的典故。《淮南子.修务训》:“是故禹之为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汤旱,以身祷于桑山之林。”


偏正 祷天降雨在桑林间举行。指商汤扮作祭天的牺牲,为民求雨。借喻垂千古的为官德政。语本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褒义。用于颂扬为民排忧解难的官员。→生佛万家

词语分解

  • 桑林的解释 .桑树林。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一:“蝉鸣空桑林,八月 萧关 道。” 宋 梅臣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元 赵孟頫 《右耕》诗之十二:“寒风吹桑林,
  • 祷雨的解释 祈神降雨。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祷雨》:“往往见 蒙古 人祷雨者,非若方士然,至於印令、旗剑、符图、气诀之类,一无所用。惟取净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适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