鲻鱼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03 属于: 中药大全

【概况】:

异名 子(《纲目》),百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梭鱼(《脊椎动物分类学》),乌鲻、黑耳鲻、乌仔鱼、犬鱼、乌头、乌头鱼(《中国药用动物志》)。

基源 为鲻科动物鲻鱼,药用其肉。

原动物 鲻鱼Mugil cephalus Linnaeus

形态 体长约40cm。体粗状,呈圆筒形,前部平扁,入后渐侧扁。头短,平扁,背部宽阔,两侧略凸,向腹面倾斜。吻宽而短。眼大,外被一层厚的脂膜,眼间隔宽而平坦。鼻孔每侧两个,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三角形。口小,下位,略呈人字形。下颌前端有一凸起,可嵌入上颌相对的凹陷中,上下颌边缘具绒毛状细齿。鳃孔大,鳃耙细密如篦状。鳞大,圆形,除吻部外全体皆被鳞;第1背鳍基部两侧及胸鳍的腋部有尖瓣状大鳞,腹鳍间有1三角形瓣状大鳞。侧线不明显,体侧纵列鳞42~43。背鳍Ⅳ,Ⅰ8,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距离的正中;第2背鳍上缘微凹。臀鳍Ⅲ8,与第2背鳍同形,起点在第2背鳍的稍前方或与之相对。胸鳍短宽16~17,位高,腹鳍15。尾鳍大,叉形,后缘缺刻较深。头及体背青黑色,腹部白色。体侧上半部有7条黑色纵条纹,各条纹间有银白色斑点。各鳍浅灰色。

生境与分布 栖息在近海或河口咸淡水交界处,有时亦上溯至淡水的江河中。以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泥土中有机质为食。生殖期3~4月,卵产于近河口的浅海处。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其近河口淡水中。

【化学】:

肉含水分68.2%~81.0%,脂肪4.0%~28.0%,糖原0.20%~0.47%,干肉含蛋白65.0%~83.0%。鲜肉含可提取总氮0.40%,其中氨氮4.0%,嘌呤氮4.03%,清蛋白(Albumin)氮20.73%,肌酸(Creatine)及肌酸酐(Creatinine)氮24.74%,其他碱基氮23.02%,氨基酸氮15.16%,多肽氮2.05%,尿素氮2.55%,未定氮3.43%,尚含组胺(Histamine)、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me decarboxylase)、肌动球蛋白(Actomyosin)、卵磷脂、色氨酸、赖氨酸、含硫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6等。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中国药用动物学.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6

【药性】:

性味 甘,平。 《医林纂要》:“甘、咸,平。”

归经 《本草撮要》:“入足阳明经。”

功效 健脾益气,消食导滞。

主治 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贫血等症。

《开宝本草》:“主开胃,通利五脏,久食令人肥健。”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煮食,100~200g。

【医药家论述】:

志:“鲻鱼生江河浅水中,似鲤身圆,头扁骨软,性喜食泥。” ②李时珍:“鲻色鲻黑,故名,粤人讹为子鱼。”

中药大全的其它文章:

  • 鬣羚骨
  • 蠵龟筒
  • 蠵龟血
  • 蠵龟胆
  • 蠵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