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鱼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3-03 属于: 中药大全

【概况】:

异名 鱃(《山海经》),鰫鱼(《上林赋》),皂包头、皂鲢(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头鱼(《食物本草会纂》),鳙头鲢(《医林纂要》),包头鱼(《随息居饮食谱》),胖头鱼(《动物学大词典》),黑鲢、花鲢(薛德焴《系统动物学》),溶鱼(《纲目》)。

基源 为鲤科动物鳙,药用其肉。

原动物 鳙Aristichthys nobilis(Richardson)

形态 体侧扁,较高,腹部在腹鳍基部之前较圆,在腹鳍基部之后至肛门有很窄起的腹棱。头很大,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一。头长于体高,在不同大小的个体中头长、体高、眼经、眼间距等变化很大,一般体高和眼间距是随个体的增长而相对增大,而头长,眼经则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减少。吻钝,阔而圆,口很宽,上唇中间部分很厚。眼小,位置特别低,在头侧正中轴的下方。下咽齿1行,呈杓形。鳃耙数目很多、呈页状,排列紧密,很不联合。有发达而成螺旋形的鳃上器。鳞很小,侧线鳞。背鳍条3.7、很短,无硬刺,起点在腹鳍基之后。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臀鳍条3.12~13。生活时背部及两侧上半部微黑,腹部灰白,两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胸,腹鳍灰白。(图见《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图113)

生境与分布 多生活于流水或大的静水水体中,喜栖息在水层的中上层,但不像鲢接近水面,性较温和,很易捕捉。冬季多栖息于河床和较深的岩坑中越冬。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分布于长江流域下游和珠江地区,东北、华北河流中虽亦有发现,惟数量很少。

【生药】:

采集 四季捕捞,除去鳞及内脏鲜用。

【化学】:

肌肉含蛋白质、肽、氨基酸、脂类,多种维生素。含维生素A1、A2 0.657μg/g、β-胡萝卜素(β-Carotene)、油菌黄质(Canthaxanthin)、异玉蜀黍黄素(Isozeaxanthin)、叶黄素(Lutein)、蒲公英黄质(Taraxanthin)、堇菜黄质(Violaxanthin)、虾黄质(Astaxanthin)、多氧叶黄素(Polyoxyxanthophyll)[1,2]。含腺苷一磷酸1.54~2.35μgM/g、腺苷二磷酸0.74~1.07μgM/g、腺苷三磷酸0.57~1.00μgM/g(湿重)。除此,尚含腺嘌呤核苷酸、磷脂类、三甘油酯、胆甾醇、胆甾醇酯、游离脂肪酸等。肝含维生素A1、A2 1.76μg/g,脂酶、乳酸脱氢酶等[3]

参考文献 [1] CA 1973;79∶76077g [2] CA 1983;98∶195269y [3] 中国药用动物志(二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17

【药性】:

性味 《纲目》:“甘,温。”

归经 《本草求真》:“入胃。”

功效 暖脾胃,壮筋骨,益脑,去头眩。

主治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四肢肿胀,腰膝酸痛,行走不便,风寒头痛,高血压。 ①汪颖《食物本草》:“暖胃,益人。” ②《本草求真》:“暖胃,去头眩,益脑髓,老人痰喘宜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煮食,适量。

使用注意 《纲目》:“多食动风热,发疥。”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中国动物药》:“治脾虚水肿:鳙鱼肉适量,苓5g、白术15g,水煎服,食肉饮汁。” ②《中国动物药》:“治腰膝酸痛,行动不便:鳙鱼肉适量、续断10g,脊20g,膝15g,水煎服,日2次。”

食疗 《食物本草》:“治胃寒:鳙鱼煮服之。”

中药大全的其它文章:

  • 鬣羚骨
  • 蠵龟筒
  • 蠵龟血
  • 蠵龟胆
  • 蠵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