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兜簕花
【概况】:
异名 路头花(《南宁市药物志》)。
基源 为露兜树科露兜树属植物露兜树的花。
原植物 露兜树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
余项参见“橹罟子”条。
【生药】:
采集 夏季采收花,除去杂质,晒干。
【化学】:
叶、花含挥发油[1、2],油中含甲基苯乙基醚(Methyl phenylethyl ether)65.97%,二戊烯(Dipentene)8.31%,d-芳樟醇(d-Linalool)18.71%,乙酸苯乙酯(Phenylethyl acetate)3.48%,柠檬醛(Citral)1.82%及硬脂萜(Stearoptene),苯乙醇,酞酸酯(Ester of Phthalic acid)等[1]。
参考文献 [1] CA 1955;49∶1283e [2] Waturwissenschaften 1984;71(4)∶215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花:味甘,性寒。”
功效 清热利水,去湿热,止热泻。
主治 ①《陆川本草》:“治疝气,小便不通。”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淋浊,对口疮。” ③《新华本草纲要》:“治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外用: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广西中草药》:“治感冒咳嗽:露兜簕花3~9g,水煎服。”
中药大全的其它文章:
- 鼺鼠
- 鬣羚骨
- 蠵龟筒
- 蠵龟血
- 蠵龟胆
- 蠵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