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最伟大的学者”
【释义】:
苏格兰哲学家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约生活于公元9世纪)。他博学多识,是中世纪哲学之父。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一”,“太一”流溢出万物,万物的最高目的是回到“太一”。上帝是万物,万物也是上帝,自然则是上帝与万物的统一,万物皆有神性,神存在于万物之中并通过万物而表现出来。他反对基督教的“原罪”说,指出上帝只是把观念赋予了人,所以人是没有原罪的,有的人之所以犯罪,只能归咎于他的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凭意志即可翻然改正,不需要救赎。由于一切都要复归于神,不论何人,甚至罪人与魔鬼,或迟或早也是可以得救的,也不需要救赎。他认为自然这个全体是存在与非存在的总和,每一事物都是存在与非存在的统一,现实的事物归于消灭则是由存在到非存在的转化。他还认为,“太一”是不断流溢的,上帝的创造是无始无终、永不枯竭的运动,因而万物也就不断更新、不断流动,不断趋向完善,趋向上帝。在认识论上,他认为由于上帝把万物的观念给予了人心,人于是就具有认识一切的能力,人的认识与被认识的事物是同一的。爱留根纳不仅以学识渊博在当时享有盛誉,而且还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他倡导开办了许多教会学校和宫廷学校,并亲自出任法兰西宫廷学校的校长。这些学校后来成为了中世纪学术研究的中心和教会人才培养的基地。所以,爱留根纳更爱推崇尊敬,后人誉之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学者”。恩格斯也称他是当时起过重要作用的学者中“最卓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