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禁忌 productive taboo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2-29 属于: 科学揭秘

在出征、战斗和大规模或危险性的劳动生产前和生产期间禁止性交的性风俗。一种很早出现的原始性禁忌。原始社会初期,女人就近采集,男人群体狩猎,常常与凶猛、巨大的野兽搏斗,或与其他民族、部落战斗,必须团结一致。为避免人心涣散,削弱自己的力量,就要防止男人间的矛盾冲突。原始人存在着男人争夺性伴的性冲突,这种冲突是激烈的,有时会造成内部格斗而严重影响集体的生产活动。在周口店挖掘的40具北京猿人化石中,就有很多颅骨被锋利的石制工具、棍棒击碎,在取出脑髓时,颅骨骨架被损。美国人类学家魏敦瑞认定:早期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同伙之间的自相残杀。争夺食物和性冲突是原始人自相残杀的主要原因。鉴于原始人看到这种性冲突的危害,便做出了性的生产禁忌:在重大生产活动前的准备阶段和整个生产活动中,在集体内禁止一切男女的性交活动。这种禁忌,开始是以尊长的名义在民族、部落内宣布,以后便成为世代相传约定成俗的严格规定。凡违反生产禁忌者,必受到严酷的惩罚,有的民族、部落,对违禁者用石块砸死,或捆起来投入水中淹死。确保生产禁忌的办法是:每遇重大生产活动或集体征战前夕,成年男子必须与妇女儿童隔离,直到这种生产活动或征战结束,隔离才解除。中国山海经·大荒东经》所记东方海外的司幽国就把男女分开。《山海经·海外西经》中也有女儿国、丈夫国的描述,这大约与原始社会为生产禁忌而行的男女隔离的传说有关。生产禁忌的出现,除了防止性冲突削弱战斗力外,对性交的恐怖也是一个原因。原始人认为性交伤身体、耗体力、易生病,所以生产劳动前禁止性交。太平洋中雅鲁岛上的人认为性交使男人的身体受到极大的损害,而不能再行劳动生产,且易生病早死。克里克印第安人在远征前3日便禁止性交,猎人、水手出发前尤其避免性交,达加斯加猎人和某些印第安捕鲸人就如此规定。有的宗教还规定赶驴人每周只能性交一次。赶骆驼的人,每月准许性交一次,否则赶牲口出门不利。这固然与对性交的神秘感有关,但也不乏生产禁忌的成分。南太平洋的俾斯麦群岛中的新不列颠岛的男人,确信性交对他们有致死的危险。所以那里的男人成为性交的被动者,女人反而成为性交的进攻者。这种现象显然出于无知而错误地认为性交对生产与生命有危害。综合分析原始的生产禁忌,可以看出,它对维持原始人群婚制的秩序,确保生产劳动有一定积极意义。随着群婚制被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婚姻制取代,特别是生产力和科学水平的提高,生产禁忌成为一种不必要的性约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