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婚 childhood betrothal
强迫童养媳与儿子成婚的封建婚姻形式。即有子之家,抱养别家女儿作为养女,待儿子和养女成年后让其成婚,俗称“圆房”,养女转为儿媳。童养婚在中国起源较早,周代即有类似的婚姻模式雏型。陈顾远在《中国婚姻史》中写道:“周行媵制,嫡之行也,以侄娣从,侄娣不必皆系成年,荀非待年于父母之帮者,即与童养媳之性质相似。”《三国志》载:“沃沮国女,至十岁,婿家即迎之长养为媳。”《后汉书》后纪:“建安八年,操进三宪节华为夫人,少时待年于园。”身为帝王之相的曹操也随波逐流,可见,此风起始于周朝,盛行于三国,至元代,童养婚之俗更盛。此风俗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童养婚是封建贫困经济的产物。它的产生,一般出自贫困之家,男方以减少将来聘金为目的,女方以免除抚养负担为愿望;有的则因生计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生了儿子后抱养或买进别家幼女作养女,长大后转养女为儿媳;二是尚未生子,先抱养或买进别家女子作养女,待生子后再将养女转为儿媳,俗称为“等郎大”;三是抱养他家男孩为子,待长大后招为女婿。童养婚具有极大的强制性,成婚双方的诸多因素均不考虑,给许多夫妻带来极大痛苦,特别是童养媳更受丈夫和公婆的双重支配,苦不堪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童养媳之俗已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