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是夜空中人们用肉眼所能见到的最明亮的天体,也是迄今人类亲自登临的唯一一颗地外星球。自从18世纪中叶开始,人们就对月球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可是,月亮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一直是人们追寻解释的难点。
月球地图(正面)
地球俘获说
地球俘获说认为,月球可能是在地球轨道附近运行的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后来由于接近地球,地球的引力使它脱离原来的轨道,被地球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其依据是,月球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与陨星、小行星的平均密度十分接近,而与地球的密度不同。
[--dp_img_replace_1--]
月球地表的哥白尼环形山
[--dp_img_replace_2--]
月球结构
地球分裂说
19世纪末,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在研究了地月系统的潮汐演化后认为,月球是从地球分离出去而形成的,并提出太平洋盆地就是月球脱离地球时所造成的一个巨大遗迹。这一学说就是影响广泛的地球分裂说。地球分裂说的支持者认为,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地球和月球可能是一个整体,那时地球还处于熔融状态,自转快。由于太阳对地球强大的引力作用,地球赤道面附近被拉长而隆起一块“面团”,这团物质终于分裂而形成月球。但是这一说法在20世纪受到了客观事实的挑战,通过对“阿波罗12号”飞船带回的岩样进行化验,人们发现月球要比地球古老得多。
月球的运动
伽利略手绘月球盈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