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睡眠之谜
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一天的工作或学习,人们只要美美地睡上一觉,疲劳感就会消除。动物也需要睡眠,有的甚至会睡上一个漫长的冬季。可是你知道吗?自然界里的植物也是需要睡眠的。
植物的睡眠实际上是在,受长的进化过程中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爱睡觉的叶子
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植物,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就会成对成对地合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花生也是一种爱睡眠的植物,从傍晚开始,它的叶子便慢慢地向上竖起,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美艳的花朵也需要睡眠。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它这种”昼醒晚睡”的规律特别明显,因此得名睡莲。
蒲公英的花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并闭合起来。
昼醒夜眠的花——睡莲
事实证明,许多植物同动物一样,也需要适当的睡眠。
一种保护性反应
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植物的睡眠运动给植物本身带来什么好处呢?起初,用来解释睡眠运动的理论是“月光理论”。提出这个论点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避免遭受月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长短的适应。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例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腾,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例如合欢树的叶子不仅仅在夜晚会闭合,在遭遇大风大雨袭击时,也会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合欢树的叶子在晚上会进入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