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的典故与功效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1-17 属于: 中药典故

豆蔻的典故

绿叶焦心展, 红苞竹箨披。

贯珠垂宝珞, 剪彩倒鸾枝。

且入花栏品, 休论药里宜。

《南方草木状》, 为尔首题

                                                                                               宋·范成大

人们常以“豆蔻年华”一词 ,来形容少女的纯洁美好,由此可以想见豆蔻花之美了。但历来诗人吟咏豆蔻的诗章不多, 这可能与它生长于热带地区远离中原,有一定的关系。

豆蔻

豆蔻

在本文所介绍的范成大的一首诗中,作者对豆蔻作了较高的评价。绿叶红苞 ,风姿独具,贯珠宝珞 ,结子如珠,不仅可供观赏,还可提供药用。清人高景芳曾写过一首咏红豆蔻花诗 ,咏物寄怀,真情流露 ,兹将全诗录后 ,以期共赏。

可怜红豆蔻,春晚亦敷荣。

结就同心蕊,因标连理名。

离人惟有泪,芳香岂无情。

弹指韶光去,相看隐恨生。

流传较广的还要数唐代风流才子杜牧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了。杜牧以二月初尚未开花的豆蔻,来比喻处女 ,是很形象的 ,后人因此而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这可能就是“豆蔻年华”一词来源的依据。杜诗本意,并非直接吟咏豆蔻;而是借豆蔻而喻处女。药以诗传 ,豆蔻这一普通中药,幸运地随着杜牧的名诗而传诵千古了。豆蔻 ,作为中药名,李时珍的解释是 :“豆,象形也,凡物盛多曰蔻,豆蔻之名 ,或取此义。”豆蔻入药共有四种,即红豆蔻、白豆蔻、草豆蔻和肉豆蔻,除草豆蔻始载于北朝时外,余皆于唐代始作药用 ,故其入药历史有千余年之久。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团,入药较其他三种豆蔻为早,始见于南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

豆蔻

豆蔻

豆蔻的作用与功效

豆蔻虽有数种 ,其性味皆辛温 ,且多入脾胃经,功用亦相近似,有温中、行气、燥湿、醒脾、暖胃、消食的作用, 均常用于治疗气滞、食滞、胸闷、痞满、腹胀、心腹冷痛、噫气、吐逆、噎膈、反胃、虚泻、冷痢等证 ,当然,在具体应用时仍有一些微妙的区别。草豆蔻与白豆蔻功用大致相同,但草豆蔻偏用于破气开郁,温中燥湿、自古以来,“南地卑下 ,山岚烟瘴,饮啖酸咸 ,脾胃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由此可见,其除寒燥湿 ,开郁化食之力较胜,无怪乎明代以前南方的平民百姓以之当调味佐料而常吃不辍。白豆蔻常偏于行气宽膈, 其芳香燥湿之力不及草豆蔻。由于白豆蔻芳香浓郁,易于挥发,故应“后下”入煎。明代医家李士材《本草通玄》所说:“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气 ,一经火炒,便减功力 ,即入汤液 ,但当研细, 待诸药煎好,剩沸点服尤妙。”肉豆蔻则与草、白豆蔻不同,功用偏重于温脾止泻,治疗“五更泄”的著名方剂四神丸 ,就是由肉豆蔻与吴茱萸、五味子、补骨脂所组成 ,有良好可靠的效果。对肉豆蔻的功用,《本草经疏》说得颇为公允:“其气芬芳,香气先入脾 ,脾主消化,温和而辛香,故开胃,胃喜暖故也。故为理脾开胃,消宿食,止泄泻之要药”。肉豆蔻在应用前,需要有一个“煨”的过程,医生在处方时常写“煨肉豆蔻”或“煨肉果”,其法是把肉豆蔻洗净,取白面粉加入温水揉和以后把肉豆蔻包裹起来,另取滑石粉或蛤粉置锅内加热后,再把包好的肉豆蔻倒入锅内拌炒,直到外层白面呈焦黄色为度,取出后去掉面皮,乘热把肉豆蔻切成片即可。至于红豆蔻 ,偏用于温肺散寒,醒脾燥湿,无芳香行气之功 ,近代亦较少使用。

代表方剂如四神丸。其功能以助肾散寒, 止泻消胀为主。

临床主治肾虚受寒、肠鸣肚胀、五更泄泻, 食物不化, 久泻不止,面红体弱等症。天津乐仁堂制药厂(水丸)和天津市中药制药厂(片剂)。

中药典故的其它文章:

  • 朱砂的典故与功效
  • 枳子的典故与功效
  • 紫荆的典故与功效
  • 珍珠的典故与功效
  • 月季的典故与功效
  • 腥草的典故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