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选美活动
从北宋开始就已经出现“选美”活动了,当时选美的主要选手就是清朝的名妓,人们把这种活动称为“评花榜”。有的“评委”用各种名花来品评比拟名妓,评出 其中的“花魁”;有的“评委”干脆模仿其科举考试排列名次的方式来给名妓排名,分为一、二、三甲,前三名的分别赐予“状元”“榜眼”“探花”。这些“评 委”大多都是失意的士人,借机对黑暗的科举进行嘲讽。当时汴京的名妓郜懿是有名的花魁,被文人词客品评为“状元红”,曾经红极一时。还有的人因为闲来无事 就根据“品、韵、才、色”的标准把名妓分为四种风格,后来也成为了“评花榜”的四条标准。
“评花榜”比赛开始之前,活动的组织者要先 选好“花场”,设立相关的评选章程条例,其评比的内容主要包括“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评选的时候,当地各青楼中的代表选手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各位风流才 子与名妓共聚一堂,饮酒作对,施展自己的才艺。评写完毕,当场唱名公布。选举活动绝对公开、公正、公平。青楼女子一旦“中榜”,“出场费”就会快速上涨。 评选前后,当地旅馆、酒肆自然爆满。
到了清朝末年,随着近代报业的加入,“评花榜”与现代的“选美”在形式上已经十分接近。
【猜你不知道的】
清朝宫廷选美,也就是所谓的秀女。选秀女的首要标准就是血统必须纯洁的官员女子,这样才能维持满洲贵族的尊严和特权。在保证血缘和社会地位高尚的情况下,才对女子的美貌和素质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