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魂崇拜
亦称灵魂崇拜。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末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斯宾塞《社会学原理》:“说起整个的人类,即如一切民族、社会、国家,严格地说,几乎都有一种以为死后另一个‘我’能复活的信仰;这种信仰或是暧昧而动摇,或是固定而清晰。具有这种信仰的民族,其范围几乎与全人类相等,我们发现有范围较小的一类民族,他们确信死后复活的另一个‘我’,还生存的很久。其中又有一类民族,他们不但在埋葬的时候,而且在葬后的时期中,还向鬼魂求宽赦。”W·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我们可以对于他(泰勒)学说的形式与实质,得到一个相当的概念。原始人由于观察生物的两种现象,而构成了一种与身体不同的东西的观念,就是灵魂的观念。这两种现象是:1.睡眠,出神,疾病及死亡的现象。2.做梦与幻想的现象。在前者的情形之下,原始人以为身体多少是被生活力所遗弃,仅留下了孤单的身体;在后者的情状之下,即在梦中与幻想中,好像是这无形体的生活力——灵魂——进入了独立存在的境地。这样推想出来的灵魂的概念,最初仅仅应用到人的灵魂上。嗣后就发生了人死后灵魂会继续存在及转世托生的信仰。因此对于死者,便生出眷念之情。”《礼记·祭义》:“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高阳者……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拾遗记》:“春皇庖牺……使鬼神以致群祀。”《中国风俗史》:“春秋以降,阴阳家言,风靡一世。其别有五:曰天道,曰鬼神,曰灾祥,曰卜筮,曰梦。而鬼魂之说尤盛,以故淫祠渐兴。”《事物纪原》:“高辛明鬼神而敬事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