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且
魔鬼之王。最早见于《圣经》。《旧约·历代志上》(第21章1节)最先出现撒旦这一称谓:“撒旦为要陷害以色列,就挑动大卫,让他进行人口统计。”从历史观点看,此名最早见于《约伯记》第2章,因为此书很可能写于公元一世纪初,基督诞生之前,而《历代志上》则要晚两个世纪。据《约伯记》,撒旦是上帝的儿女之一:“后来,主的儿子们来朝见主,撒旦也在其中。”那时撒旦的所作所为均承上帝之旨。在《历代志上》中,撒旦则随心所欲。《撒母耳记下》(第24章1节)中撒旦对大卫进行引诱,却是主的意志:“有一次,主对以色列人发怒,迫使大卫对以色列和犹大作一次人口统计。”撒旦一词意为“敌对者”和“指责者”。希腊语中译为“魔鬼”,其真正含义是“诽谤者”。所以撒旦一词多次出现在《新约》中,与别西卜同一(《马太福音》第10章25节、第12章24节;《马可福音》第3章22节;《路加福音》第11章15、19节)。耶稣也将撒旦等同于别西卜(《马太福音》第12章26节、27节;《马可福音》第3章23节;《路加福音》第11章18节)。《天主经》有“帮我们摆脱恶魔”句,此处的恶魔可理解为撒旦。在《犹大书》(第6章)中,撒旦指遭贬天使;《彼得后书》(第2章4节)中指犯罪天使。从《新约》中可见,在撒旦王国里,群魔臣服于撒旦,按其命令去引诱人类。约翰诸书中未见其他附属魔鬼,只描写了耶稣与撒旦之间为主宰世界而进行的斗争。耶稣的使命是摧毁魔鬼及其法力(《约翰前书》第3章8节)。圣保罗常称撒旦为“蛇”(《罗马书》第15章20节;《科林多后书》第11章2、3节)。据《以弗所书》(第2章2节和第6章12节),保罗认为天使住在高天,撒旦及群魔也住在那里,但在低得多的地方。耶稣认为有魔鬼王国,王便是撒旦。据《圣经》有争议篇目《智慧书》,由于魔鬼的妒忌,死亡便来到尘世,世人不得不经历死亡。在犹太教文献中,撒旦称萨马埃尔,是叛逆天使之首,与夏娃同时出世。妒忌人类是它引诱人类堕落的原因。于是它变成一条蛇,叫“万世之蛇”,或“古蛇”,并引诱了夏娃。在其他作品中,它总是指责者、引诱者或破坏者,但从未向上帝屈服。在公元初的几个世纪中,大多数人并不认为撒旦面目可憎。相反,它经常化作天使或美女引诱人类。4世纪时,叙利亚圣徒埃夫拉伊恩甚至视撒旦为敌基督,对其作了如下描写:“像飞翔于空中的神灵,像光明的使者……它将用坦诚的外貌欺骗世人,它将把众魔遣往各地,预告它的来临。当着它要引诱的众人之面,它将施展神技,搬动大山,行走于水面。”到了10世纪,撒旦的形象才变成了一个面目可憎的魔鬼。格拉贝尔录其所见:“撒旦细脖瘦脸,双目乌黑,额头狭窄而皱纹密布,塌鼻厚唇,短下巴,山羊胡,尖耳朵,毛发粗硬,犬牙外龇,头呈尖形,鸡胸驼背,衣着肮脏,行走时姿态不雅……”从10世纪到16世纪,由于温疫流行,庄稼欠收,战事连年,撒旦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狰狞,甚至被描绘成各种动物。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笔下的撒旦更为狰狞,常常在其腹部或臀部再添一张脸。直到文艺复兴末期,魔鬼才重获人的一些特征。如同11世纪的贝尔纳多,特兰托教士会议参加者认为不宜将其描绘得如此丑恶,免得人见人怕。16世纪前后,欧洲大多数国家开始迫害女巫,撒旦及众魔的可怖形象不胫而走,广泛传播。马丁·路德不仅说他曾几次接待人形魔鬼,而且在一部著作中说魔鬼有时化作鹦鹉,有时化作猴子或野猪。17世纪,尤其在法国,魔鬼附体的事空前频繁。引起强烈反响的投毒案发生后,法国颁布路易十四敕令,将巫术定为下等魔法。及至18世纪,撒旦的形象变得滑稽可笑。经过百科全书派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到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运动时,撒旦重现于文学。德国的歌德和霍夫曼,英国的拜伦和沃尔特·司各特,使撒旦复活并赋予它人的形象,尽管常常把它描述成否定一切的恶鬼。这种倾向可追溯到奥利金、圣格列高利·德·尼塞和圣哲罗姆,他们主张拯救撒旦。维克多·雨果、普罗斯佩·梅里美、阿尔弗雷德·德·维尼等著名作家也持此见。但在当时未得到充分响应。1953年,乔万尼·帕比尼重提这一主张。参见“拯救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