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文昌宫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9-10-13 属于: 云南省旅游景区
县城<a href=/view/58398.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文昌</a>宫  县城文昌宫位于县城东南隅,现在是县委驻地,2005年被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宫是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姚州土同知高梓桐赐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知府、土同知高映麒和生员靳一凤、万中选重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知府程家栋和知州翁甲重修,二十四年(1759年)知府杨重谷、知州屠可堂率绅士重修;咸丰同治年间,因乱被毁;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知州黄启凤和邑人胡寿荣等重修,是二重堂木结构古代建筑。而今,为了让文昌宫再现昨日辉煌,姚安县于2008年将其翻新修整。

  正殿5间明间的格子门,门上是胡寿荣书写的《文昌帝君阴骘文》一文,书法雕工堪称绝妙,《文昌帝君阴骘文》是道教文昌文化中劝人行善积德的名篇之一。 “阴骘”二字来源于《尚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阴”是默的意思,“骘”是定的意思。意思是天虽然不说话,但却在冥冥中监督着人的善恶行为,然后惩罚或是奖励,劝人多积阴功阴德,为善不扬名,独处不作恶,这样就能得到暗中庇佑,赐予福禄寿。

  胡寿荣精于制艺及近体,书法秀超群,颇有颜柳风骨。大家可以从文昌宫格子门上的《文昌帝君阴骘文》看出来。

  胡寿荣,字衮臣,原籍姚安县土官庄,后来移居县城。幼年时家境贫寒,但胡寿荣读书奋发努力,光绪八年(1882)考中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考中进士,任礼部仪制司主事。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于1895年4月,在北京毅然投入到康有为梁启超倡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在1300多人签名的“公车上 书”上签名。反对签订《关条约》,拥护“拒和、迁都、变法”主张。1897年,胡寿荣参加了维新派的“保国会”活动。1898年9月20日,慈禧太后杀害“戊戌六君子”,通缉追随上 书签名者时,为了躲避缉捕,胡寿荣被迫弃官回到姚安。回到姚安后,他主持改建大成书院,在书院主持讲学。尽管胡寿荣在家乡得到父老乡亲的多方保护,但是,在清廷三次缉捕文书的追逼下,他为避免连累乡亲、为难地方官员,毅然于1911年吞金自尽,年仅39岁。

  信息来源:姚安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