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游记
科学游记是一种以游记文学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文体。它以轻快灵活的笔调,生动形象的描写,记述作者在旅行考察中的见闻,描绘自然景观的外形、体态、色彩、风貌,并揭示其内在的科学规律,便于读者掌握隐藏在自然界深处的科学奥秘。
科学游记描写的范围广泛,山川源流、地形地貌、动物植物、风俗民情,皆可入记,故写法可以不拘一格。要写好一篇游记,以下几点必不可少。
(一)广泛收集素材 旅行和考察之前,要尽可能阅读有关文献,了解所到之处的历史、社会经济、风土民情,并在此基础上拟定旅行和考察的计划和大纲。旅途中,要不厌其烦地记录所见所闻,逐日整理,以免遗忘。
(二)剪裁资料要有艺术眼光 科学游记要向人们传播科学知识,绝不能写成枯燥乏味的流水帐,要讲究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手法,以增强感染力。有关史料、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都可和考察所得材料揉合在一起,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
(三)要饱含科学探索的激情 科学游记不仅应描写大自然美景,而且要体现作者内心对科学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精神,以激发读者对大自然的勇敢探索精神和不畏艰险追求科学真理的愿望。
【范例】:
华山 (科学游记)
田泽生
在陕西省的中部,渭河平原之南,华阴县境,绵延着一道层峦迭嶂、青山翠谷的山岭。在那白云深处,一峰挺立,直插云霄;危崖绝壁,峡谷深邃;清泉飞瀑,苍松劲立,交织成一幅雄伟壮丽的图画。这就是早已闻名于世的“华山”。
为什么叫“华山”
记载华山最早的古书,大约是《书经·禹贡篇》。所以它的名字在人们中流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称为西岳,是汉代迁都洛阳之事。那时,我国有五大名山之说,西岳便是华山。
为什么叫“华山”呢?说法很多。有的说,“山顶有池,生长千叶莲花”,因而得名;《山海经》描写华山:“山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远而望之,又若华状”。由于远看就像一朵石莲花,因此取名华山。古代“华”与“花”通。看来华山之得名与山峰像一朵花是分不开的。
巍峨雄险的西岳
由于华山以其雄险取胜于天下,所以千百年来,吸引了不少仰慕险境的人,在他们笔下不仅留下了许多赞颂的诗文,也对华山山势作了极好的描述。如:
西岳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描写的华山高峻险绝的诗句,诗中“嶒竦处尊”不但说出了华山陡峻峭险的可畏,并且说出了攀登的困难,谁要能得到“仙人九节杖”,才能拄到“玉女洗头盆”的中峰——玉女峰。唐代另一诗人李白在他的《西岳云台歌》中写道:“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更加形象地描绘了华山的“峥嵘”;“三峰却立如欲摧”的雄险可惧,而且还引出了令人深思的“巨灵咆哮擘两山”的故事来。这个故事许多书上都有流传。《水经注》写道:“河神巨灵,手荡脚踏,开而为两。今掌足之遗扯仍存”。
故事是说,原来中条山和华山连在一起,是河神足踏中条山,手荡华山,分开石山,让黄河从中流过,从而归入东海。更奇的是巨灵的掌迹在东峰岩壁尚存,巨灵的足迹不但西峰峰项有之,甚至中条山上亦有印痕。像这样神话故事的古迹,华山上还有“沉香子斧劈石”、“玉女洗头盆”、“二十八宿潭”等等。这些奇观和华山多处的悬崖峭壁地形,加上孤峰脊岭,便构成了华山近80处名胜古迹,使华山和其他“四岳”一齐早已闻名于世。
华山是怎样生成的
“巨灵擘两山”的故事,虽然是古代想象中的一种朴素的认识,但它是怎样矗立于大地,“巨灵”又是怎样塑造的呢?
原来华山是秦岭支脉(华山山脉,又叫小秦岭)分水脊北侧的花岗岩石山。它的四周是古老坚硬的变质岩组成的山岭。这些岩石犹像一册书,记载着华山的生成历史。
大约距今6~10亿年,甚至还要早,这里的地壳就发生了隆起,成一东西狭长的陆地。此后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几经侵蚀隆起,约在白垩纪时期,在一狭长的隆起带又发生强烈活动,许多地方产生了花岗岩入侵。华山岩体就是这次入侵形成的一个“岩株”。新生代初期华山北麓发生下陷,形成渭河构造盆地。此后渭河地垫不断陷落,秦岭断块山地几经上升,引起河流沟谷强烈切蚀。华山侵入岩体上覆的古老岩层遭到侵蚀破坏,于是华山花岗岩岩株才剥露于地表。
华山岩体一经暴露于地表就开始向着悬崖峭壁、石峰林立的地形发展,这是与侵入的“岩株”形态和花岗岩纵横节理的影响分不开的。此外断层错动亦是一个因素。华山岩株的范围,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边缘带节理发育,给风化剥蚀创造了条件。黑云母花岗岩的抗蚀力又大于周围的片麻岩和片岩山地。加之东西两侧河流的下切和南北两个断层错动,就成了“太华之山,削成四方”了。那柱峰项上的东、南、西、中、诸峰,及其山上的名胜奇观,主要是受节理和岩性的影响控制,这就塑造出了华山陡峭、峻险、雄势引人入胜的花岗岩地形来。
“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的雄险常用“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惊险情景来描述。那么“一条路”是怎样的呢?原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的黄甫峪与仙峪之间的分水岭上。东西两侧受河流深切,谷底至峰顶高差达千米左右。谷坡峻峭,上部山坡成高大悬崖。柱峰之南为断层所割。有深达500米的鸿沟与南西山岭相隔。于是东、南、西三面均为高峻悬崖峭壁,无法开路,唯因柱峰顶面受原始坡面的影响,向北倾斜,因节理发育,流水侵蚀,形成诸峰环绕着小洼地,集水向北倾泻,注入华山峪。华山峪是柱峰北麓黄甫峪与仙峪之间的一条小峪。其源头伸到西峰舍身崖下。实际上华山柱峰是偏于华山峪与黄甫峪间的分水岭的。正是由于有了这条华山峪才打开了登华山峰顶的道路;也正是由于柱峰偏近东边分水岭,才有与柱峰相连的岭脊成为登峰的“天梯”。人们巧妙地利用谷地和岭脊有利地形,开辟了上山之路。
大约在唐宋以前,登山之路还没有开辟,因此,登山就犹如登天。到了唐代以后,险峻的山路始安上了铁索。
峪谷登山不畏难
华山峪是第四纪以来,秦岭大断层强烈上升,流水下蚀形成深切山涧。峪口至源头不过8公里,但两崖谷壁陡立,跌水深潭众多,水流湍急。谷宽只有5~10米左右,谷底有巨石石砾堆积,进山道路就在急流深潭两侧的砾石堆积层和岩坎上蜿蜒盘绕,穿梭于峡谷石门之前。入谷,循东岸南行,不远又转过西岩,谷随山转,水随谷折,两壁时开时合。这一段路见到的岩石,就是古老的变质岩石(黑绿色的角闪片岩、角闪片麻岩)。谷地中有一巨石,上刻“鱼石”两个大字,旁注有“光绪十年(1884年)六月六日,山内蛟起,冲裂巨石至此,中见鱼形,首尾皆具,其事不知所在,因异而识”。华山地区,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左右,70%集中在6~9四个月内,并且由于山地地形的影响,多暴雨。说明华山一带的洪流侵蚀对塑造峪谷深沟地形是一个重要因素。
南行五里,有石门挡路,为第一关,山路更加陡峭、曲折,不远就有峡谷(希夷峡)和石门(俗称第二关)。这里大石中豁若斧劈,有华山“铁门”之称,山石门南行二里许过婆罗坪(附近有菩提树,亦名婆罗树,因而得名),谷底路绝,转登于坡积、崩积物之上,山路崎岖,陡上陡下,过毛女洞左盘右折,绕十八次而上,故叫十八盘。立于十八盘尽头处的云门四望,上方(又名白云峰)、瓮肚、大罗、蜡烛、香炉诸峰皆环绕于四周;向北俯看百里外,渭河横流,洛水南下,隐见黄河天际来,心旷神怡;回首仰望,悬崖天垂,峰插云霄。夏季,飞瀑悬挂,泉水潺潺,衬以苍松翠柏,真是一幅壮丽山河景色。
“回心石”前永向前
过了十八盘以后,就来到一山间小盆地,俗称青柯坪。这里每到雨季,水帘瀑布,泉水淙淙,原来这里是华山峪源头的集水盆。到此,已走出峪谷,豁然天开,由于这里正位于一东西向小断裂和近于南北向的节理交错点,有利于风化剥蚀和侵蚀,于是形成山间盆地,海拔在1120米左右。
入山到此,四下无路,忽见不远处有一卧石,上刻“迥心”二字,俗名“迥心石”。许多登山者至此仰望,前边西峰西侧、北侧,均为七八百米的悬崖,无法攀登,就此迥心折返;但高峰的征服,是属于那些勇于攀登的人们。
青柯坪虽然已高达1120米左右,还在北峰之腰。从这里经过悬崖峭壁,然后向北大致沿1400米等高线才能登上北峰。青柯坪盆地与柱峰的关系,都是陡壁相连。唯东南侧有突兀的石岩,如同天垂石梯,成为唯一可以利用的有利地形,这就是有名的“千尺幢”。千尺幢是利用那突兀的花岗岩中的节理裂缝风化处,将岩石裂缝扩大开凿成的“悬梯”,高约20米,仅许一人上下,石级只容半足,两侧凿有小穴,人面壁上下,如入矿井。《水经注》称之为“天井”,是登峰必经之处,所谓“太华咽喉”。过此北行里许,便是“百尺峡”,亦叫“百尺崖”。形势之险,略逊于千尺幢。出峡北行,两岩中断,以栈道连接,叫仙人桥。过桥数折,又可远眺渭河,故叫俯渭崖。崖西有车箱谷、黑虎岭。又上五里许,叫老君梨沟(或离垢),沟长二百五十步。又北折,有崖壁奇峭,名铁猿崖,俗名猢狲愁。过此即登上海拔1520米的北峰——云峰。这里两峰峥嵘,四面悬崖绝壁,岿然独秀,有如云台,故名。北峰与其南面的诸峰岭——苍龙岭、五云峰、玉女峰和东峰等连成一条南北高的崎岖长岭。岭脊上下高差500米左右,坡陡45°以上。脊西侧是华山峪,脊东侧是甫峪,这条刀刃似的长岭,实是两峪间的分水岭,由此可以清楚的看到,登山道路,青柯坪以下是在山谷中行进;青柯坪登北峰是从谷底顺陡峭的山坡爬上岭脊;由北峰登峰顶,则是缘岭脊登高峰了。
岭脊攀登上华峰
由北峰南上,有不到尺宽的仙人碥和百多步壁立的上天梯。还有更险的阎王碥,路长约10米,右侧是绝壁陡岩,左侧是幽谷深壑,稍有疏忽,即有附崖之虞。仙人碥、阎王碥因依壁而行、常有擦耳的情况,所以又叫擦耳崖。过此不远,即到苍龙岭下。
苍龙岭是高百米、宽约米许的岭脊,登山之路在其脊上,脊坡达45°,有石阶246级,但两侧悬崖深邃,白云如海,深不测底。唐宋以前,这苍龙岭是光滑无依的脊岭。《唐国史补》记载,韩愈与他的朋友数人曾登苍龙岭,向下一看,万丈深渊,白云绕路,害怕下不来,给家人写了一封遗书,投崖下诀别。今天,苍龙岭石级平稳,左桩为栏,铁索可依。这里视线开阔,可见诸峰簇拥,亭亭笔立如春笋。那浓绿的华山松、油松等等,将峰巅装饰得更是挺拔灵秀。
登完苍龙岭,岭尽路绝,得从崖下凿石折身反渡,此处俗名鹞子翻身。此后,经过单人桥、通天门(即金锁关)进到三峰口。
三峰口在中峰(亦叫玉女峰)之麓。这里可以清楚看到,大约半个平方公里大的华山峰顶原来是由西峰、南峰和东峰组合而成。中峰实与东峰相连,有人便将它与东峰并称。三峰口即东、南、西三峰通道的咽喉。三峰之间则是一个洼地,底高海拔1880米,有玉井、二十八宿潭等名胜。韩愈曾有“太华峰头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的诗句。另外,北宋嘉祐时,有王得臣者,在他的登莲花峰记里写道:“及峰顶,广纳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即芙花)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这两个记载证明,唐宋时,这个洼地中还有荷花池,但不知何时消失了。后来在山上生活的人,为饮用凿井坑蓄水,日久又流传成“上应星宿”的二十八宿潭了。雨季,玉井之水溢流,经二十八宿潭,奔注东西两峰之间,成悬瀑飞泻直下青柯坪,由华山峪注入渭水。这亦是华岳胜景之一。
由三峰口登三峰顶有两条路线。一是登东峰,经南峰、西峰,顺时针返回三峰口;另一条路线是经玉井、二十八宿潭上西峰,反时针经南峰、东峰返回三峰口。这里只谈按顺时针的路线行,统细辛坪南行上东峰。
东峰又名朝阳峰,海拔2000多米,峰头斜削。攀登至顶,“下望平野,襟怀洒然,远近诸山相闯于烟芜云树之表。黄河隐显,东迤如带。潼关冈垄,积苏于河滨。”这是画家王履在东峰上的一段写影。东峰东南侧有小孤峰,其顶平坦如台,名叫下棋台,这里亦有多种神话传说。东峰右侧有石楼峰。峰之东壁悬崖上有仙人掌迹,即传说“河神巨灵擘山”时的掌迹,故事虽然怪诞,是掌迹生成的原因却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原来陡峭的崖壁,自暴露于空间后,风化结果,逐渐产生了裂缝。在那垂直裂缝的地方更易被水流冲洗成为细微小沟。同时,水流与岩石矿物发生化学风化,它所产生的溶液在岩壁上染色,于是在那青黑色的崖壁上形成若干条悬垂的色带。远望之,只见最大的五条,有如人之手指。日久则传为有声有色的神话。更有人联系到黄河的成因。这样,巨灵擘山华山出,黄河从而归东海了。其实,黄河的形成与华山的生成并不相关。
由东峰南下,折而往西,则登南峰。
南峰是三峰中海拔最高者,高约2100米。东西两峰左右相接,形成靠椅形。峰之南侧为一断层深壑与南面山岭相隔,更显出华山的孤峰突兀。由南天门登上南峰之巅。原来南峰是一峰二顶,分别叫做落雁峰(在西)和松桧峰(在东)统称南峰。西顶上有仰天池,东顶上有黑龙潭三个,深浅不等,深不过二三尺。这些池和潭亦是为饮用而刻凿以贮水的石穴。自然亦增加了峰顶的优美。峰上苍松翠柏,墨绿葱笼。这里松柏有华山松和油松二种。华山松适应性很强,耐脊、耐旱、抗风,故华山上许多峭壁土薄的地方,华山松却高耸挺立。油松适宜于酸性土壤,故多生产在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地区。此外还有细叶云杉等树种。南峰林木苍翠,郁郁葱葱,立于峰巅,有“青天在握”之感,举目四眺,万峰肃立,秀如春笋,环拱于南峰脚下。河、洛、渭的黄土高原,渭北的北山,山西高原,豫之崤函,纵横千里,尽入眼帘。
南峰西行,过一小峰,叫炼丹炉。小峰之北有“崛岭”与西峰相接。岭长四五十步,岭脊稍宽,西侧是“万丈悬崖”,东侧陡坡直下集成水盆底。过崛岭,即上西峰。
西峰海拔2082米,又叫莲花峰,芙蓉峰,因峰顶有片石似莲瓣而得名。峰顶之西有巨灵足迹,长三尺许、深一寸左右;其次,有长形巨石,截为三段,俗名“斧劈石”,人们传颂为沉香子劈山救母的所在。其实,石莲花、斧劈石和摘星石等奇观,都是花岗石山岭特有的地貌景观。坚硬的岩石一方面受原生裂缝(冷却结晶时产生的)影响,风化崩解;另一方面由于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吸热系数不同,胀缩不一。华山顶上温度日较差大,白天岩石表现增温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使岩体内外层之间产生裂缝,久而久之就脱落下来。再者,花岗岩类地区,块状节理发育,在棱角处岩石剥落特别快,所以石莲花和斧劈石都具有圆滑外形。再一种作用叫冰劈作用或寒冻风化作用。这种作用是由于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当夜晚温度降至0℃以下时,水气凝结成冰,体积增大产生巨大的结晶压力,使裂缝扩大加深,天长日久巨大的岩快就逐渐崩解开来,由大到小,直到成为岩屑泥土。华山气温,日较差可达到25℃,冬季长6个月以上,降雪期200多天。这些都有利于冰劈和剥落。斧劈石截为三段和峰顶上石莲花铺地的景象就是这些作用造成的。巨灵足之类的洼坑是在岩石成层剥落的基础上,人工修饰而成,所以,华山上多处自然剥蚀和人工刻凿的各式洼坑,都成了有趣的名胜古迹。但这并不是什么河神巨灵之功,亦非沉香斧劈之力,而是大自然的内外地质作用矛盾斗争的结果。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名胜古迹,曾多次派人勘察华山,先后修复道路和山上庙宇,使华山成为度假游览的胜地。
文书大全的其它文章:
- 涉外合同
- 电报函件
- 普通照件
- 正式对外函件
- 换文
- 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