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枧摩崖造像、石刻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9-10-07 属于: 湖南省旅游景区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是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座落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城南35公里的桃川镇石枧村雄山上。处于一平川、以肥沃土地扬名的“桃川峒”南缘。此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4—8月为雨季,年降水量在1400—1800毫米。这里有名动全国的香柚、香芋、香姜,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古时这一片曾是湘桂古道必经之地,是两广地区和湘西南地区的主要贸易区域,曾有“好鸟飞不过桃川峒”之说,以此来形容这里的繁荣和富饶。周围地区植被覆盖较好。地形地貌较复杂,多喀斯特地形,因此形成较多奇特地下溶洞自然景观。该造像、石刻正是在这种地质地貌下凿造出来的,所以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又由于气候和土壤都不利于石窟佛像的长久保存,因而更显得弥足珍贵。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的体量比江西赣州的国保单位通天岩要大,保存也更完整,造像精美,布局错落有致,而且是我国最南边的大型摩崖造像、石刻。这为我国南方地区的佛像考古增添了一份十分有价值的资料,意义重大。

  据考证,石枧摩崖造像、石刻建凿于五代十国时期,由一个名叫“周金垒”的王妃出资,凿于一座高约40米的雄山之崖。面积162.3平方米,大小共有13窟,100多个佛像。从摩崖石刻得知,由于摩崖造像能得到定期的检修和维护,才能一直保存至今。在上个世纪文革“破四旧”时期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现存石窟佛像48个。佛龛为拱券形,以居中最高大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护法”主佛龛为中心,其余相对较小的佛龛,对称分布在主佛龛的两旁。

  在造像龛被文物工作人员发现初期,佛像周边鎏金彩绘明显,佛光较为明亮。之后由于村民自己重修的庙宇排水不畅,致使彩绘剥落,部分佛像彩绘不是很明显。

  现存的主佛龛像左边身体和基座已部分被炸毁,主佛龛以主尊释迦佛为中心,两边依次立阿难、迦叶两弟子,观世音与大势至两菩萨,以及两护法。主尊莲花座,高2.7米,身宽1.5米,耳垂至肩,端庄慈祥,栩栩如生,搭肘式佛衣上装饰勾联纹,周身有鎏金彩绘,面容、双手、底座虽遭到一定破坏,但可以明显的看出主尊右手当胸,施无畏印,左手置膝,结与愿印。阿难、迦叶皆着金光袈裟,迦叶双手执胸前袈裟,阿难单手作揖。主尊右手边第二位为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已被炸落在草丛中,右手执玉净瓶,通身披肩式佛衣。左手边与之对应的大势至菩萨,双手交叉置于胸前,勾联纹饰垂于膝盖。由里向外走,对应的两护法,皆脚踏狮子,面部表情较为凶猛。

  置于崖上的其他造像组合,与最高大的主尊为首的主佛龛有些不同,是“一佛二菩萨”的组合造型。其中心佛像高度在1—1.5米,宽为0.8—1.2米左右,纹饰基本与最高的主尊一致。

  主佛右手边这里有块落款为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重修雄山寺碑记》摩崖石刻,上面记载:“……马氏-之际,此地有某氏女者辑选为宫嫔,既归学佛于石□之下,故以师姑名其岩,货所有奁橐,命工于雄山之崖凿诸佛□□奉之。故以雄山名寺……”依据造像遗存依稀可辨的温厚、丰满的造像面容特征判断,年代应在唐末至北宋初年间,又因此处“□马氏”,很有可能就是五代十国时期“楚马氏”——马殷

  主佛左手边这里还有块落款为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的《重修石佛雄山寺碑记》记载,雄山寺当时住持月皎四处化缘,筹集善款,第二次主持重修了(石佛)雄山寺。此外,清同治年间的《重修雄山寺募捐功德碑》记载,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5年)大修过,主持修缮的为住持妙光。

  我们看到记载里雄山寺的建造者兼首位住持和重修的这两位住持名字都像是女性,所以刚发现时曾有学者推断这里为千年女寺,历任主持均为女性,说佛像端庄秀美,许多也是女性,国内多家媒体、网站给予了报道。最后经中国社科院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杨泓和省文物局专家等现场论证,认为造像是佛教的西方三圣,与女性文化没有什么关系。

  除了48个佛像,这里还有3个石雕像、3个雕花香炉、4个柱础和3方石刻,保存完好。石雕像是清代信士捐赠的,一为乾隆十年,两尊为嘉庆年间。三个雕花香炉由于历史悠久,使用年代较长,已漆黑,左边的香炉,除饰有一些花纹外,还有一把宝剑,与右边香炉上饰的毛笔相对,一个是求文,一个是求武,象征文武双全,中间的香炉饰有一些花草如兰竹等,象征着品格高尚,这里就体现了儒家文化影响下古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