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水星楼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9-10-07 属于: 湖南省旅游景区
<a href=/wiki/ChangDe/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常德</a>水星楼
  常德水星楼,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代,是常德古城区标志性建筑之一。清朝以前,在原武陵府衙门头有座谯楼,其作用是“以此承流宣化之地,用以达声教,其寓意甚深远矣”。后移建到一街之隔的南城城墙上。后遭兵燹之祸,楼毁无存,楼内“钟鼓更器同随散亡”。

  清康熙年间(1668~1672)胡向华任武陵知府后,认为常德“乃首善之地”,没有谯楼是“常郡之缺陷”。他便发起“因地就便,竭尽绵力”,在旧基上复建水星楼。不料想,却遭到当时一些“谗儒嚚棍”物议反对,并暗中“设谋扰之”。但胡向华“持志已坚,未尝因其言而中辍”。他“采铁购炭,鸠工募匠”组织建楼,并铸造了一口古钟,置于楼内,故使水星楼“厥成”。胡向华亲自为此楼撰写了《水星楼钟记》,被收入《武陵县志·艺文志》中。水星楼以古制曰谯楼,可瞭望城内外,主要用于报时,亦用于报警或祭祀,以敲钟为号。是古代“听钟声以辨天地之盈虚,审音察政”的象征,至抗战前犹存。

  水星楼自古就地处常德城区中心,临沅江而建,以水星楼为中心的河岸片区,是水岸商道、繁华街市的商业中心区。旧时湘西北因多山、多匪而陆路交通不便,水路就成了当时人们出行、通商的必然选择。当时水星楼临水一面(下南门一带)有许多小码头,泊湾着众多大大小小篷布商船,船上行时运棉花棉纱、丝绸布匹以及日用杂货和海味;船下行时运木材桐油、茶叶桔子以及特产山货和野味。贯穿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连同水星楼周边的老城区,成了沅江上下游信息交流、商业交易的接头处,这里既有商人落脚的客店、饭店、理发馆;也有货物交易的布庄、衣庄、油行、盐栈、杂货铺等;还有卖船上檀木活车竹缆、介绍水手职业吃码头饭的人家。至民国抗战前西方文化和洋人洋货进入,这里更是多了霓灯红绿、商贾云集,十里洋场的水岸商业风貌达到空前繁荣。常德因此便有了“小南京”之称。

  1943年冬,日寇围攻常德,水星楼因是城区最高建筑物,制高点的战略地位成了日寇的攻城重点,敌我双方在此展开了一场名震中外的浴血争夺战,近百名壮士在此报国牺牲,名楼也毁于战火。正如田翠竹先生在《洞庭碧血》中记述的:“常德城畔有楼名‘水星’,当日寇环攻时,守兵近百人高据其上,予敌重创。敌怒极,乃以炮轰,中弹累累,而守兵巍然不动……层楼摇摇欲坠矣。远闻国歌声响遏白云,三军尽哭,歌止,楼下坠,地上满砌血肉与砖瓦,模糊不清,一古钟亦粉碎无余,呜呼烈矣!”。面对数倍于我、装备精良、灭绝人性的敌寇,中国军队以寸土寸血、血战到底的英勇战斗,争取了常德会战的最后胜利,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荣的篇章!

  战后,当局沿残破的城墙内侧填土加宽回固。水星楼原址本宽于城墙走廊,呈倒“凸”形,填土加固后,比原来更宽阔,不久便在此基础上复建了一座简而小的木结构水星楼,虽不如战前那样壮观,但却是血与火交织,战火洗礼下的产物,后因城市扩建而废。

  水星楼自始建于明代、复建于康熙直至毁于日寇战火,历经沧桑。在绵长的岁月变迁中,水星楼辉煌地展示着常德的魅力,也无声地反抗着战火的摧残,千年的辉煌经历了起承转合的历史沉淀,文化价值久远而特色独具!

  作为城市商业的集散中心地,水星楼过去是常德商业文化的代言者,今天,城市经营时代,城市的文化价值成为城市魅力的经营载体,水星楼将在“宜居城市、旅游大市”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她是常德城市价值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