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村遗址(含明清民居建筑)
渔洋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漳河岸边,北望河北,东有平原,西为丘陵。四周村村相连,远远望去,渔洋村与其它村子没有什么不同,是个极其普通的小村庄。但只有走入其中,你才可以从一砖一瓦中感受厚重的文化。
曲曲折折的青石板一路延伸,直到我们看到一座用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精美鹅卵石搭建的古寨门。从寨门上依稀可见的碑文可以看出此门曾在乾隆五十五年重修过,遂沿用至今,而究竟它建于何年,已无从确考。再看那脚下的青石路竟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一切的残破和沧桑仿佛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小村的古老与神秘。
龙振山在渔洋村号称"土博士",因为他收集来的文物和考证的结论,是一部得到了考古学家确认为贯穿6000年华夏历史的"活"的史书。跟随龙振山走在村中的土路上或塌落的民宅四周,他边和我聊天边用脚在地上踢踢翻翻。一会儿的工夫,他的手头已摞起了一沓古文物的碎片。他把拣来的那些零碎的物品拿给游人看,一件件地介绍,那白瓷片是宋代的遗物,另一片酱色的是金元时代的文物。还有一大块是汉代印纹陶缸残片。我正入神地去琢磨,他又带我去了另外一个布满荆棘的地方。他拨开荆棘,又用铁锹挖了两下,便发现两片黑瓦,这里曾是东魏北齐时期的一个窑场。穿行在渔洋的街巷中,随处可见青砖黛瓦、古朴典雅的古代民居。它们丝毫也不张扬,与现代乡村建筑,相互掩映,古老的文化与现代气息错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四合院中有两间相对封闭较为严整的小屋,那就是龙振山的博物馆了。小屋的墙上挂着渔洋村周围的遗迹分布图。在柔和的灯光下,整整齐齐摆放在透明玻璃柜内的文物氤氲着各式各样的花纹和光泽,散发着迷人的风韵。那粗略简明的线条就像一道道年轮,诉说着它们各自的年龄和一段上古时代的故事。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令人心醉。有明代青花、北齐泥像、汉代耳杯、战国鼎壶、商代陶鬲、龙山卜骨、仰韶陶片,奇特的渔网上用的陶坠儿,还有骨箭头、铜箭头、铁箭头……总数有3000多件!
"1978年4月7日,在村西沟北岸发现一商代古墓,已经坍塌,尸体头部前有一陶鬲,内装有一兽骨,并在骨上钻有一孔,经考察是一平民墓。另外还有14枚贝币,是海贝,圆鼓形表面光滑细润,为乳白色,背部均为小孔或圆孔。贝币是我国早期货币之一,商代甲骨文中有记载……"龙振山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以来对渔洋村按朝代归类的文物评价是:"渔洋村悠久历史的有力佐证。渔洋村可以看作是一个中国普通村落6000年演变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