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源寺
慈源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佛教建筑,祖师殿、关公殿为道教建筑,文昌阁为儒教建筑,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明确起名为“三教堂”,这种情况在我国现存寺、观中非常罕见,是儒、道、佛三教在我国历史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最珍贵的证据,为研究我国的宗教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寺院建筑结构形式众多,既有庑殿顶,又有硬山、悬山结构,特别是大雄宝殿,为单檐庑殿顶,保存有许多早期建筑的特点,其中没有推山的做法是国内现存明清庑殿建筑中很少见的。河南省古建所所长杜启明先生告诉记者,庑殿顶在古建级别中为最高的建筑形式,多为皇家所用。此外,三教堂、大雄宝殿屋面上保留了许多具宋、元时期风格的瓦饰件,亦为寺院历史悠久的见证。
寺院建筑用材有木、砖、石等材料,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所有建筑均以石材做台基,采用了糙砌的古朴砌筑手法,具有结构稳定、防水害的特点。
寺院整体布局规整、紧凑,主要建筑保存下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艺术构件,如大雄宝殿、三教堂斗栱上的龙、卷云等雕刻,屋顶的吻兽及脊饰的图案造型也极具地方特色。
2004年,安(阳)林(州)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因寺院南北地下均为煤矿采空区,拟建的高速路只能从寺院的中部通过。由此引起如何对慈源寺进行保护的问题。河南省政府十分重视慈源寺的保护工作,自2004年6月始,多次召开协调会,要求保护好这一独具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并于2004年12月24日下文,同意慈源寺整体迁移保护。
保护设计共分四类,分别是文物建筑整体平移设计、拆迁复建设计、恢复重建设计及必要的管理设施的新建设计。考虑到寺院大雄宝殿、三教堂、文昌阁三座主要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为了不扰动建筑的原结构体系,最大限度的保存这些建筑的各种原创特点及这些文化载体上包涵的大量历史信息,决定对上述三座文物建筑实施整体平移。在为配合平移工程而进行的寺院文化层及建筑基础清理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精美佛教造像、瓷片、宋“大观四年”经幢及早期建筑构件。
佛教造像全部出土于三教堂基础中。较完整的3尊,头部残破的4尊,残佛头6件,双面造像碑残块一件。造像绝大部分为石质,或为汉白玉,面相慈祥、端庄,雕刻精美。大部分佛像头部佚失,还有两件似为半成品,它们与残佛首又同被置于建筑基础之中,这似不应被单纯地视为偶然现象,很可能与当时的某些历史事件或者信仰有关。其中几件造像面相丰腴,头作高肉髻状,有明显唐代造像风格,当为唐代遗物,余皆为宋代作品。根据慈源寺现存相关碑文记载,慈源寺始建于唐,出土遗物与之恰相吻合。这些精美的佛教造像,可能为建造基础时埋入,依据考古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可以进一步推测,其时代当早于建筑的修建年代,这也为科学界定建筑物的年代提供了新的证据。
发现的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经幢出土于三教堂基础内,为八面形,其中两面刻字,记述了制作经幢的原因,更提到了“马店”、“西马店”等地名,而今慈源寺所在地仍作“马店村”,这为研究当地的历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三教堂基础内出土瓷片近百片,器类有碟、碗、罐等,其中可复原者5件,包括三碟、一碗、一罐。釉色多为白瓷,另有黑瓷、青瓷及绿釉瓷片,部分器物外底有款识,这些遗物年代跨度较长,历经隋、唐、五代、北宋、金、元等朝代,另有少量清代青花瓷片。其中一件豆青釉罐,方唇,敛口,器壁较直,残存部分有两个附加的兽面装饰,经专家鉴定,为隋代遗物,时代较早。
在文昌阁四周基础开挖时,发现有古代文化层堆积。基础开挖面积28平方米,堆积向东南方向倾斜,文化层厚度约2.5米,可划分为四层。其中第二层含有比较丰富的遗物,出土大量瓷片,有钧瓷片、白地黑花瓷片、豆青釉瓷片及少量黄釉瓷片,器形可辨有碗、盘、盆、罐、香炉等,可复原者包括青花盅、白瓷碟及天青釉香炉各一件。这些瓷片时代自五代一直延续至元代,同时有少量清代青花瓷片。瓷片均为民窑产品,其中钧瓷片多为元代,属河南禹州钧窑系,白地黑花瓷属河北磁州窑系,文昌阁这批遗物的出土,
为宋元时期钧窑系、磁州窑系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在三教堂基础内出土一件覆莲柱础,雕琢细致,颇有唐宋时期的风格和特点,当为唐宋时期建筑构件。慈源寺出土的各类遗物时代较早,时代延续较长,造型优美,出土层位明确,具有重要考古、历史及科学研究价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视察工地时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些精美的佛像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中典型的造像风格,这些遗物对于提升慈源寺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来源: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