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庙大殿
洪山庙中所供奉的为宋代中州神医洪山真人,故名洪山庙。洪山真人本姓顾,原籍河北,生于宋代末年,曾举进士,因感天下纷争,世事变乱,吏治腐败,不堪其扰,于是远离尘世,隐居密县大隗镇洪山。期间,有感于当地牛马牲畜常为疫病所困,死病无数,于是究心医学,初则医兽,医名日盛,久则乡里贫病之人亦委求疗医,遂成良医,远近求治者日众。
真人医名远播,曾奉御诏为宋太后诊病,有起死回生之效,后又被召为京城兵马疗疾,无不获效。皇帝赐其金锦而不受,获封为护国真牧灵应真人。因久居洪山,百姓亦俗称为洪山真人。后仙逝于洪山,遂葬于此。乡人为感念真人救死扶伤之恩,于元代初年在洪山真人居处建庙立祠常年祭祀。
由于洪山真人生前医术精妙,乐善好施,德施行教,深受敬仰。传说逝后又曾多次显灵,为信众消灾避祸,因此神威大振,清明时节前来祭祀者络绎不绝,于是日渐形成了大规模的清明庙会。四方信众朝拜洪山庙,每年清明时节祭祀洪山真人,求医拜药,兴起了影响深远的药材交流大会,遂之把洪山药王信仰传播到了四面八方。
外地香客为了方便祭祀洪山真人,自明代开始,纷纷在自己的家乡建起了洪山庙。明清时期,洪山庙已遍及豫东、豫南各县乃至省外。其中,位于许昌市鄢陵县只乐乡后杜村的洪山庙,是现存较为完好的明代洪山庙遗存,距今已有五百多年。
殿柱形制:原应有柱子16根,系“墙倒屋不塌”建筑。改硬山后,现能看到柱子10根,中间8根前后对照,形成一个规整的明间。檐柱与金柱相距75厘米,中间以穿插枋相联。梁枋形制:为重梁起架。大梁长4.20米,二梁长2.10米,瓜柱高1米。二梁至脊檩有两弧形叉手,中立一柱。七路檩,檩下有枋。从脊檩到梁柱之间形成一个覆斗式明间,非常严紧。金柱纵横各有枋承托。无天花板和藻井,属“彻上明造”。殿内原塑洪山神像一座,高过二梁。扒神像时,“信子”上有“永乐七年塑”字样,据省古建筑专家鉴定,系明代建筑,对研究古建工艺有很-价值。1963年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