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古印度诃梨跋摩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十六卷(或作二十卷)。凡二百零二品,分为《发聚》、《苦谛聚》、《集谛聚》、《灭谛聚》、《道谛聚,,以阐述三藏中实义,使之成立,故名。书中主要讲“我空”之义,兼论“法空”;确定五受阴为苦,诸业及烦恼为集,苦尽为灭,八圣道为道,认为此是“四谛”。该书被视为从小乘空宗向大乘空宗过渡的著作,有“斥偏取长,弃末存本”之誉。在南北朝时,颇为盛行,以致在佛教学者中形成“成实宗”流派。但唐以后无人研习,旧疏全部失传,今仅存本论的节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