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雕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2 属于: 佛教文化辞典

佛教雕塑。位于河南洛阳市南郊13公里伊河两岸门山(西山)与香山(东山)。因两山对峙若阙,故称“伊阙”,因而石窟又名“伊阙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前后,历代皆有经营。现存大小窟龛宛如蜂窝般密布于伊河两岸、东西两山之崖壁上,计有佛窟、佛龛二千一百余个,造像十万余尊,题记和其他碑刻三千六百余品,佛塔四十余座。大多为唐开元(713-741)前作品,以武则天时期为多,她曾助脂粉钱两万贯营建卢舍那佛石窟。这些雕刻主要为历代帝王、贵族为求佛护佑,或祈求冥福而作。如宾阳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文昭皇太后而建;古阳洞是拥护孝文帝迁都的文武官僚为求佛佑而建;奉先寺是武则天为祈佛护而建。龙门石窟的风格是:窟形单纯,较少变化,而题材较为简明突出。北朝造型以释迦牟尼、弥勒、多宝如来、三世佛、七世佛为多;唐代以阿弥陀佛、弥勒佛、卢舍那佛、药师佛为多,表明净土信仰的兴起,也表明佛教艺术的日趋世俗化。石窟中的诸佛,沉凝稳重,庄肃慈祥,展示佛教的神秘与威慑力量。有些飞天造像,或捧吉祥花果凌云飞舞,或持乐器自由弹奏,姿态轻盈,神情优雅,为我国古代雕塑大师的幻想与创造之结晶。龙门石窟造像风格被称作“中原风格”,即造像身材修长,面瘦颈长,肩胛削窄,眉目开朗,嫣然含笑,衣裙飞扬。这种造像风格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果,在北魏后期风行全国,成为南北朝统一的时代风格。龙门石窟的题记、碑刻,如《龙门二十品》、褚遂良书《伊阙佛龛之碑》等,亦是书法、雕刻艺术的宝贵财富,被誉为石窟艺术、书法艺术的编年史。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岗石窟的佛教雕刻齐名,是我国古代佛教雕刻艺术的三大宝库。解放前帝国主义分子曾盗走许多石刻珍品,较小的佛像大多失去头部;而宾阳洞中的《帝后礼佛图》北魏石雕,亦被盗往西方。龙门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