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气象台
宣城市气象学会在宣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挂靠单位宣城市气象局的双重领导下,在气象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技人才培养发现、普及气象知识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全方位的活动,对促进宣城市的气象科技进步、现代化建设和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在宣城市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社团。
学会现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一个(宣城市气象台)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三个(泾县气象局、广德县气象局、绩溪县气象局)。学会出版半年刊《宣城气象》和季报《宣城市气象学会活动简报》,主要发表科研报告、交流学术思想,报道学会工作。
科普活动
(一)世界气象日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在世界气象日学会与《宣城日报》社联合举办“小记者采访社会实践活动”。
(二)气象科普“大篷车”巡展。在科技周期间,派出移动气象应急车作为气象科普“大篷车”,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直接送到校园。
(三)全国科普日活动。举办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宣城市气象台“开放日”活动;编制《做气象小博士—全市中学。
(四)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科普志愿者到社区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五)全市中学生气象科普作品创作竞赛。与市教育体育局、市科学技术协联合,开展“全市中学生气象科普竞赛“活动。
(六)开展科普共建。为推进学校和社区气象科普规范化、经常化,与中小学和社区,签订科普共建协议,联手推进学校和社区的科普工作。
(七)创建校园气象示范站。学会和学校双方共同投入,建设校园气象观测站和气象实践活动教室,配备多种设备,满足学校开展学生动手、动脑气象知识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
(八)建设气象科普示范社区。学会与社区共同投入,按有人、有宣传栏、有图书角、有活动的要求,建设气象科普示范社区。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宣城市气象台
2000年7月,依托宣城市气象台业务和人才资源,成立了宣城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以面向青少年开放为主,成为具有气象科学技术教育、传播、普及和服务功能的特定场所,当时叫“宣城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和市科协联合命名。近年来,科普教育基地在宣城市科协和宣城市气象局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普活动,在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宣城市气象台继2010年被安徽省科协命名为“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后,2012年,又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安徽省内唯一凭借气象业务场所开放而获此命名的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宣城市气象台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响山路60号。进入气象台大院,新建的业务楼及雷达机房,造型如海狮顶球,新颖别致。气象台东南为城市湿地公园、宛陵湖、市规划馆,东与响山公园,西与市图书馆相邻,因此,所在区域人文气息荟萃,风景美轮美奂。科普教育基地的室内参观面积达到2700平方米,室外面积达8001平方米。主要参观点有五处:宣城国家气象观测站、科普报告厅、科普大厅、天气预报中心和气象影视中心,其中,除观测站外,其他四处集中在一个业务楼内,非常便于参观。
(一)宣城国家气象观测站
在宣城国家气象观测站,参观者能了解到观测站的历史和气象数据是怎么测出来的。观测站始建于1956年12月29日,具体坐标是北纬30°56′,东经118°45′,海拔高度31.2米。考虑对外开放参观需要,在国家标准观测场的基础上,观测站对观测场做了适当放大,大小是30米×30米,围栏高1.2米。从北到南,气象探测仪器按从高到低五路依次排开,主要仪器十六台套。开展的观测项目有:云状云量、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蒸发、雪深、日照、地温、电线结冰、闪电定位和GPS垂直水汽观测等十八个项目。在每个仪器旁设置了铭牌,有名称和主要功能介绍。
(二)科普报告厅
科普报告厅是室内参观场所的第一站。教育基地利用可同时容纳100人的业务楼多功能会议室,给参访者播放影视科普片,或安排本部门专家给参访者进行气象科普专题讲座。播放和讲座活动满足了参观者的求知欲,特别受到了来科普基地参观的中小学生的欢迎。
(三)科普大厅
科普大厅与预报中心、影视中心同处气象台业务楼三楼。在这里,参观者既可学到人工增雨和观测站网等科技知识,又可把玩科普游戏。大厅中间3米×3米见方的沙盘,展示的是全市气象观测站点和人工增雨作业点的分布。参观者在此可以直观地看到,宣城地势南高北低,属丘陵山地;长江在安徽的两个主要支流——水阳江和青弋江穿市而过;由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258个区域自动站、6个土壤水分观测站、1个闪电定位仪、1个GPS水汽探测站、1座天气雷达站组成的宣城中小尺度天气观测网,在沙盘上都进行了一一标注。在全市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当于每5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观测点,做到了每个乡镇都有气象观测站。
在沙盘中,参观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全市七个县市区人工增雨作业点的位置分布。自1998年自主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以来,宣城市先后完成了皖南山区森林防火人工增雨基地建设,建成了全市统一的作业指挥平台。现拥有人工影响天气专用三七高炮12门、火箭发射架15台,标准化作业点7个,作业人员41人。墙面展板布置了宣城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分布图、地质灾害易发点分布图、农业气象重要服务点位置图和科普宣传内容。沙盘边布设电子白板一台,可让参观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播科普知识影视片、图片和游戏等。
(四)预报中心
在预报中心,参观者能明白天气预报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如何获知最新的天气预报。预报中心是宣城市气象台业务的核心区。大厅宽敞明亮,面积有近300平方米,墙上制作了天气预报流程图。大厅中间科技感十足的会议桌是省市县一体化视频远程天气会商系统。大厅左侧大机柜布置的是天气监测、资料分析和预报制作发布一体化业务平台。大厅右侧的一排机柜安装有卫星通讯、网络通讯、96121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电话,及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手机短信制作发布、安徽农网信息发布、农业气象信息传输和预报发布等系统。在参观者到来时,台长或值班天气预报员会利用视屏会商系统,在大屏幕上演示天气预报制作步骤,让参观者了解预报员天气预报分析、制作和发布的具体过程。
(五)影视中心
市气象影视中心录影棚建成于2008年。影视中心每天要负责全市六个县市和市本级共9套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制好的节目直接上传到服务器上,供市电视台和各县级气象局调用。市级本部有三套节目,其中,宣城公众天气预报节目,在市台一套宣城新闻频道播出;宣城旅游气象节目,在市台二套经济生活频道播出;宣城农业气象节目,在市台三套影视频道播出。在影视中心,参观者不仅可以参观天气预报影视节目的录制过程,每次可安排参观者进入录影棚,当一次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主持人,置身节目录制过程,体验当主持人的工作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