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桓温北伐之战
【介绍】:
中国东晋名将桓温为收复北部失地所进行的三次劳而无功的征战。1.桓温攻前秦长安之战:公元354年(晋永和十年)2月,桓温率步骑4万自江陵(今湖北江陵)北进攻前秦。前秦王苻健命太子苻苌、丞相苻雄率军5万迎击晋军于峣柳关(今陕西兰田南)。4月,两军大战于兰田,晋军连胜,进至灞上,逼近长安。前秦苻苌退驻城南,苻健留老弱6千守长安小城,以精锐3万增援阻敌。苻雄先于子午谷袭败司马勋,再于白鹿原重创桓温军。秦又坚壁清野,晋军受挫又缺粮,乃于6月退兵。前秦军追至潼关,并于陈仓再败晋军。至此,晋军的攻势被粉碎。2.桓温败姚襄洛阳之战:公元353年(晋永和九年)羌族首领姚襄领众叛晋,袭破晋殷浩军,屯驻盱眙。次年正月,故魏降将周成叛晋,自宛北上袭据洛阳;姚襄北归据许昌。公元356年(晋永和十二年)7月,姚襄自许昌攻周成于洛阳,月余不克。桓温领命讨姚襄,自江陵北进至伊水(洛阳南)。姚襄撤洛阳之围拒桓温。姚襄军战死数千,余众数千西走平阳(今陕西临汾西)。周成出降,晋军收复洛阳,留兵戍守。3.桓温伐前燕之战:公元369年(晋太和四年)4月,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5万北攻前燕。6月至金乡(今山东今县北),因天旱水道断绝,遂命浚通巨野泽(今山东巨野北),引汶水会清水,晋军沿清水入黄河,转向西进途中,于湖陆。黄墟、林诸等地屡挫燕军。7月,桓温率军进至枋头(今河南淇县东南)。前燕以慕容垂为南讨大都督,与慕容德等率军5万拒桓温;并求救于秦,许割虎牢以西之地。前秦遂派苟池等率步骑2万救燕。桓温以段思为向导与悉罗腾战而被擒;命李述攻略燕军后方又被击杀。9月,燕慕容德率骑兵1万,刘当率骑兵5000据石门(今河南蒙阳北)以阻晋军水运,李邦率兵5000断桓温粮道,慕容宙率骑1000为前锋设伏击败晋兵。桓温屡次失利,储粮又尽,闻秦兵将至,乃弃辎重铠仗,由陆路南撤。燕军追兵与预伏于襄邑东涧中之伏兵夹击晋军,斩杀3万余人;前秦苟池于谯(今安徽毫县)再败晋军,斩东万余人。10月,桓温收散兵,退驻山阳(今江苏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