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内战
【介绍】:
斯里兰卡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及印度维持和平部队之间的战争。斯里兰卡1948年独立后,其主要的两大民族僧伽罗族(约占73%)与泰米尔族(约占18%)之间存在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泰米尔人要求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1971年曾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叛乱。此后,泰米尔人成立了“泰米尔联合解放阵线”、“泰米尔伊拉姆解放猛虎军”等组织。1983年7月,泰米尔人反政府武装发动暴动。在北部地区僧伽罗族与泰米尔族之间发生了冲突,死亡2000余人,斯政府即在泰米尔族居住地区部署了军队以维持治安。8月,斯海军的水兵在瓦尔夫提特莱镇同泰米尔渔民发生冲突,2名水兵和1名警察被杀。此后,斯陆军坦克来到该镇,冲突中该镇被毁。1984年,北部贾夫纳地区成为武装叛乱最活跃的地区。1985年,泰米尔组织以伏击、埋设地雷和突然袭击的方式打击政府军,他们不断袭击政府军的兵营、基地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工程。政府军派出10个步兵营、海军突击队等对泰米尔武装组织进行袭击,冲突中不少村庄被毁。居住在东部省份的穆斯林也投入了反对泰米尔人暴力活动的行列,一些商店、住宅、庙宇在冲突中被毁。1986年,斯政府开始出动飞机轰炸北部贾夫纳地区的叛乱分子,向东部地区派出一支特遣部队同叛乱分子作斗争。4年多时间里,约有6000余人在冲突中丧生。1987年7月29日,斯里兰卡同印度达成和平协议,其内容主要为:泰米尔武装同政府军实现停火并交出全部武器;斯政府军实现停火、并交出全部武器;斯政府同意在泰米尔人聚集的北部、东部两省成立单独的省理事会,实行自治。随后,印度即向斯里兰卡派出1.5万人的和平部队,负责监督停火、解除泰米尔人的武装。但泰米尔武装,尤其是原来受印度支持的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执意要求建立独立的“泰米尔国”,不愿按“和平协议”放下武器,并屡屡制造血案,致使东北两省局势恶化。印度为了维护其在南亚的战略利益,于1987年10月增调部队前往斯里兰卡,使维持和平部队的数量增至4个师部15个旅的兵力,最多时达8万人,部署于斯里兰卡东北两省,对泰米尔猛虎武装进行围剿。1987年10月6日,印先后出动装甲车、坦克、大炮,在直升机掩护下分4路向“猛虎”组织发动进攻。26日,印军攻占了贾夫纳半岛,歼灭了拥有3000名“猛虎”武装的大半,约1200名武装人员在其最高领导人普拉巴卡拉的率领下转入丛林,与印军展开游击战。这次围剿行动削弱了该武装组织力量,使其失去了对贾夫纳半岛的控制。从1987年11月开始,印军与转入丛林的“猛虎”组织作战。由于印军对当地地形不熟,缺乏应付游击战的经验,虽进行多次丛林扫荡和清剿,但收效甚微。泰米尔人武装组织继续进行着武装斗争。据印度官方承认,至1988年底,印军亡700人,伤1850人,失踪13人。根据印度与斯里兰卡于1990年1月6日达成的协议,印度维持和平部队于3月24日全部撤离斯里兰卡。“猛虎”组织的反政府活动依然不断。1991年5月21日,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斯里佩隆布杜尔镇(Sriperambudur,Tamil Nadu)竞选时,被“猛虎”组织成员的“人体炸弹”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