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1—1635年奥斯曼—德鲁兹战争
【介绍】:
1618年,尚未成年的奥斯曼二世(Osman Ⅱ1604-1622)继任奥斯曼苏丹后,征得帝国政府同意,迎回法赫鲁丁二世,试图让他协助帝国向四方扩展疆土。但是,法赫鲁丁二世返回后,仍与托斯卡纳保持着秘密联系,并通过联姻与宿敌赛义法实现和解。1618年,法赫鲁丁二世又开始征战,并于1625年镇压了得到大马士革帕夏支持的黎巴嫩敌对势力的反抗。到1631年,他已控制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地区。其间,法赫鲁丁一面秘密接受托斯卡纳大公的援助,暗中继续与奥斯曼政府对抗,一面贿赂君士坦丁堡(Coastantinople,今伊斯坦布尔Istanbul)的奥斯曼官员,以防止奥斯曼政府对他采取军事行动。但是,奥斯曼苏丹见他权势日增,遂产生疑忌。奥斯曼苏丹穆拉德四世(Murad Ⅳ,1609-1640)在策划土耳其—波斯战争(Turko-Persian War of 1623-1638)中的一次新战役时,因担心德鲁兹人可能支持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波斯人,于1633年派大军从陆海两路征讨德鲁兹人。奥斯曼海军封锁了黎巴嫩海岸,由叙利亚人和埃及人组成的土耳其陆军8万人则大举进攻由德鲁兹派,马龙派和雇佣军组成的2.5万人法赫鲁丁军队。结果,法赫鲁丁在大马士革以北的战斗中败北,遂逃匿山区,他的一个儿子被俘遭杀害。1634年,法赫鲁丁二世亦被抓获,并被押解到君士坦丁堡,后与其另外两个儿子一起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