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7—1106年德意志内战
1056年,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王皇帝亨利三世(Henry Ⅲ,1017-1056)死后,其年仅6岁的儿子亨利四世(Henry Ⅳ,1050-1106)继位,由母后摄政。德意志诸侯和教会联合起来对付王权,教会的权力不断扩大。1066年亨利四世亲政后,便设法镇压叛乱的贵族和试图选择易于掌握的主教。由于教皇格列高利七世(Gregory Ⅶ,约1020-85)反对世俗授权,拒绝加冕亨利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政教风波迭起。1076年2月,亨利指使宗教会议罢免教皇格列高利;格列高利则将背叛罗马教廷的教士革职,判处亨利绝罚,并禁止他行使王权。一些德意志诸候随即开会,限令亨利在1077年2月22日前求得教皇的宽恕,否则将罢免他的王位。由于担心失去所有贵族的支持,亨利被迫表示要向教皇悔罪。1077年初,教皇格列高利由罗马前往德意志主持奥格斯堡(Augsburg)会议。途经卡诺萨(Canossa)时,他拒绝接见亨利。亨利在城堡门外雪地上站立了3日,方获得赦免。然而,在当年3月举行的奥格斯堡会议上,反对亨利的诸候们还是罢免了亨利的王位,另选士氏本的鲁道夫(Rudolf of Swabia,卒于1080)为德意志国王。内战随之爆发。亨利与鲁道夫虽经多次交战,但未分胜负。德意志诸候和主教也分成了对立的两派。1080年,支持教皇格列高利的一部分大贵族和绝大多数的贵族结成韦尔夫派(Welfs,在意大利称归尔甫派(Guelphs)承认鲁道夫为德意志国王,教皇再次将亨利开除教藉;支持亨利的一部分大贵族和绝大多数小贵族组成魏布林根派(Waiblingen,在意大利称吉伯林派Ghi-belline),并在布里克森(Brixen)会议上宣布罢免教皇格列高利,立拉文纳的圭伯特(Guiberf of Ravenna)为敌对教皇,称克雷芒三世(Clement Ⅲ,约1030-1100)。同年10月,亨利出兵攻打韦尔夫派,但在图林根(Thuringia)之战中被打败。韦尔夫派军队虽然打了胜仗,但鲁道夫却在战斗负了重伤,不久死去,其继任者无所作为。韦尔夫派的力量亦受到削弱。由于格列高利要求人们效忠新立的敌对国王,亨利便将德意志内战变为反对教皇的战争,但在1081-1082年攻打罗马未果。1084年,亨利的军队攻占了罗马,并让克雷芒取代格列高利,克雷芒遂加冕亨利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久,应格列高利的要求,圭斯卡德(Robert Guiscard,约10145-85)带领诺曼(Norman)军队进攻罗马,迫使亨利率军退回德意志。诺曼人进城后劫掠3日,引起罗马人的愤恨。遭到唾弃的格列高利在圭斯卡德护卫下逃往萨莱诺(Salerno),翌年死于该地。1086-1088年,亨利击败了敌对国王。1090-1092年,又进攻罗马,但未取胜。1093年,亨利的长子,时任德意志共王的康拉德(Conrad,1074-1101)因支持罗马教皇反叛其父,不久被废黜王位。1098年,亨利又立其次子亨利五世(Henry Ⅴ,1081-1125)为其王,亨利五世也于1104年反叛其父,并与教皇取得和解。1105年,亨利父子兵戎相见,亨利五世把亨利四世投入监狱,逼其退位。1106年,亨利四世设法逃脱,再次起兵,并在今比利时东部的维塞(Vise)击败其子亨利五世。不久,亨利四世在列日(Liege)猝然去世,亨利五世遂成为德意志国王。这场长达20年的内战始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