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藏水北调”(一)
"我这个想法可能超前了30年。"提出"藏水北调"构想的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陈传友对记者说。他认为,黄河断流、北方缺水是中国的重大隐患,如不解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因此面临困境,而他称为"惟一能及时解决这一难题"的藏水北调设想却被一些同事当成"天方夜谭",还有人在聆听之后认为这是绝好的科幻小说题材,题目可叫作《2030年中国大决战》。
与此同时,陈传友亦不乏社会各界的支持者,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分析室主任胡鞍钢就建议,应将藏水北调黄河工程列入扩大内需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之中。
陈传友今年62岁,他于 1960年大学毕业后进人中国科学院,1961年3月进藏参加西藏综合考察。迄今,他的大半人生是在青藏高原上度过的,目前最大的心愿是使"藏水北调"能够立项研究,使我们这一代能够在解决北方水源问题上有一条出路。
近期,陈传友披露了藏水北调设想的理论依据及具体计算方法。
▲借水七天
20年来,黄河几乎年年断流,最多时一年断流200多天,年均缺水量达26.7亿立方米。位于黄河上游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简称两湖,现已连通)储水量155亿立方米。早在五六十年代,有专家提议放干湖水,缓解北方干旱问题。最近又有这种说法,要把两湖及周围沼泽地的水输干。
陈传友反对说,湖水没有来源,1年抽走26.7个亿,不到6年就抽干了,并不能解决缺水问题。况且从现在的环保眼光看,沼泽属于科学界呼吁保护的湿地,在地球上已所剩无几,消灭湖泊必将破坏生态环境。
两湖海拔4260米,距其200公里处,黄河支流曲什安河的下游南木塘海拔不到3000米,引湖水至南木塘下游,可形成1000米以上的落差。发电取决于两大因素:落差和流量,这里一应俱备。
从地图上看,金沙江上游的治家距两湖150公里,两湖--治家--南木塘3点构成一个三角形。由南木塘沿黄河北上不到150公里,便是年年蓄不满水的龙羊峡水库。
1996年,陈传友琢磨出一个办法--建南木塘电站,借两湖之水发电,从南木塘到治家架高压电线,输电提升治家水位,调金沙江水补充两湖,继续发电形成循环,即借水发电、以电抽水、水电循环。电站的尾水进入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调节下游用水,保障黄河不断流。
先从全年调水量算起,按缺水量的2倍保险起见,即52亿立方米,分配到一年中可能调水三分之二时间(240天),折合流量 250立方米/秒。
假设流速1米/秒,两湖至南木塘电站水流需要2天。电站与治家相距3Q9公里,电流以30万公里/秒的速度转瞬间(千分之一秒)传到治家,将其水位由海拔3990米提升400米左右,海拔高于两湖。挖一条108公里长的人工河道,使治家提上来的水经河道汇入两湖的支流多曲河,倾流直下两湖、抵达电站,从治家到南木塘行程340公里,需要4天。为保险再加1天,共计只向两湖借水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