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一员大将深受曹操器重,却死得很憋屈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21 属于: 战争军事

  核心提示:曹操曾说,“夏侯惇天下奇才,曹子孝世之福将。”可见倚重之心。

  夏侯惇,字元让,夏侯渊之族兄,曹魏开国元勋,自小学习枪棒,性格刚烈,武艺过人。夏侯惇14岁时,有人污辱他的老师,被他杀死,由此闻名于乡里。

  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在征讨吕布之际,被吕布手下曹性偷袭,射瞎左眼,夏侯敦勇猛地“拨矢啖睛”,并奋力刺死曹性,两军无不骇然。此后,夏侯敦留守居巢,负责防守后方,鼓励种田,发展农业,统领26支军队,为魏国东线主帅。

  《魏略》记载,夏侯惇对自己独眼的形象极度厌恶。军中一些好事之徒还给他起了外号,叫“盲夏侯”。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治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夏侯惇的眼睛是被曹性射伤的,却说夏侯惇引军前进,正与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搦战。高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惇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惇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真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夏侯惇左眼被射中,痛得大叫一声,用手急急拔箭,却连着眼珠拔了出来,他大喊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于是把插着箭的眼睛塞进嘴巴,吃了回去。然后挺枪纵马,直取曹性的性命,用一眼换一命,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207年,曹操命人统计夏侯敦的功绩,加封了一千余户,官至“大将军“,凌驾于五子良将之上。这个职位,是曹操,董卓何进等人担任过的职务。东汉末年,“大将军”其实就是宰相,可见其权位之重。曹操曾说,“夏侯惇天下奇才,曹子孝世之福将。”可见倚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