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里说"国家昏乱,有功臣"是什么意思?你有何见解?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21 属于: 战争军事

  先来看看我们历史上的我们的几大忠臣出现的时间点:

  第一: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今河南开封)。崇祯年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9年),随卢象升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十年,被张国维推荐升任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广部分府县。

  老子

  第二:岳飞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还有:比干(商末),文天祥(宋末)。

  但是他们的出现有没有改变朝代的命运呢?

  像一个企业要倒闭时,员工都要跳槽,有两个人坚决不跳槽,与企业共存亡,老板说,只有这两个员工对我最忠诚了。

  可是这样又能改变得了企业的命运吗?咱们用脑袋想想顶多是多了两个炮灰而已。

  其实好的国家和企业不需要忠臣,好的国家体系已经在问题还没有出现时把问题都解决了。

  在体系内的改错机制就像一个人能发现自己的缺点,能正视别人的意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