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洞庭上张丞相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7-08-13 属于: 孟浩然的诗全唐诗

临洞庭上张丞相 简体版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情。

臨洞庭上張丞相 繁体版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lín dòng tíng shàng zhāng chéng xiāng 拼音版

bā yuè hú shuǐ píng , hán xū hùn tài qīng 。
qì zhēng yún mèng zé , bō hàn yuè yáng chéng 。
yù jì wú zhōu jí , duān jū chǐ shèng míng 。
zuò guān chuí diào zhě , tú yǒu xiàn yú qíng 。

鉴赏

孟浩然(唐)的《临洞庭上张丞相》选自唐三百首,唐写本唐人选唐诗,孟浩然诗集校注全唐诗:卷160_5。

【注解】 (诗题一作《临洞庭湖》) 1、张丞相:一说为张九龄,一说为张说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指湖水上涨,与岸齐平。天水相连,混为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一说古时云、梦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大部分淤为平地,唯存洞庭湖,人们习惯称云梦泽。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盖城据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 5、济:渡。

6、端居:安居。

7、“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一句以比喻的方式说:想做官却苦无门路,无人引荐。但不做官又有辱圣明的时代。

8、“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渊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句仍是表示希望入仕,企盼有人引荐。

【韵译】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背景】 《临洞庭上张丞相》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45岁)西游长安,以《临洞庭上张丞相》投赠张,希望引荐。然有人说733年孟在长安时,张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孟此次未见到张九龄。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临洞庭上张丞相》这首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张丞相当指张说"。

【评析】 《临洞庭上张丞相》这首诗前四句是写洞庭湖、岳阳楼景观的名句,写出了磅礴的气势,壮阔的境界。在历代岳阳楼诗中最为人们称道。

1、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玄宗开元21年(733),张九龄为丞相,孟浩然西游长安,以《临洞庭上张丞相》献之,以求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2、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写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3、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激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 匐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孟浩然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了活力。值得注意的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撼”二字具有夸张色彩。

4、下面四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孟浩然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引见,正如想过湖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内心向往的,不过还未找到门路而已。

5、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孟浩然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另翻新意,虽不露痕迹,但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集评】 《西清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然终未若《临洞庭上张丞相》颔联一语气象"。

《诗源辩体》云:"前四句甚雄壮,后稍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