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特色的“山兰米酒”是怎样酿成的
山兰米酒,黎家人称“酉并”酒,它以口味醇正,味道香甜,浓而不烈,并富有营养而享有“海南茅台”、“山兰玉液”、“琼浆玉液”等诸多美称,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不单在吃法上表现了黎族人民的一种传统饮食文化,在它的制作方法上也同样如此,其芳名也从古流传至今。
黎族山兰酒的色泽初期呈乳白色,温润如玉,黎族人通常叫“biang”酒。“biang”酒对不好酒者最具吸引力,浓甜微辣,辣而不燥。一年后,酒呈黄褐色,好似玛瑙,甜味减弱,香味渐浓,此为佳品。时间渐长,酒呈红色,甚至黑色,此为上品,最为正宗。山兰酒浅饮生津,但后劲十足。我就因此蒙在鼓里,差点丧失了一介书生的体面。可憾的是我没有“太白斗酒诗百篇”的才情,要不我还真想彻头彻尾地醉一回。
山兰米酒从古到今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历史上,不少伟人都为黎族人民用“黎法”酿制的山兰米酒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佳话,说到这,苏轼与黎族米酒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据说北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7月13日,大文学家苏轼被贬到达昌化军(今儋州市)。当时海南“都县稀疏”,乡野多“风涛瘴疠”。苏轼路途劳累,心绪不佳,又时遭疾病侵袭,处境凄凉。然而,纯朴善良的黎族人却待苏轼如贵客,常请他喝“黎法”制成的酒。
苏轼饮用之后,感觉很好。过后他思绪万千,欣然命笔:寂寂东坡一病翁,白头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苏轼后来常和黎族朋友们饮酒长谈,他慢慢了解了黎族人的乡风民俗,与他们感情相通,亲近他们。
苏轼的一些佳句都与黎族酒有关,如:“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杯同”,“小酒生黎法,乾糟瓦盅中”,“冻醴寒初法,春醅暖更蒙”等。苏轼对黎酒是推崇备至的,并把这种独特的酿酒工艺称为“真一酒法”。苏轼所饮的酒乃今日黎族同胞所称的“山兰米酒”。
- 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的狼图腾是什么意思
- 哈萨克族民歌简介 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
- 满族饮食 满族的满汉全席有啥历史
-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大将军奖金折合人民币10万元
- 门巴族服饰 门巴族服饰文化简介
- 回族婚姻 回族人最主张什么样的婚姻形式呢
-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的生斋是什么意思
- 东乡族文化 东乡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 拉祜族人们是怎样过“库扎”节和“火把节”的
- 彝族服饰文化 彝族的女装有什么特点
- 钟馗是什么神仙?钟馗为何能成为春节时期的门神
- 鄂温克族是怎样对待离婚和再婚的
- 东乡族饮食 东乡族的盖碗茶有什么特色
-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何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汉族节日 汉族清明节历史由来简介
- 彝族的简介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是源于一脉吗
- 塔吉克族宗教 塔吉克族信仰什么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