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是什么
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是什么
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是什么?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用了仅仅五十年的时间,便将一个封建小国改革成了一个能够和西方列强并列的国家,也是在当时唯一一个“脱亚入欧”的国家。尽管明治维新为当时的日本崛起带去了极大的好处,但是明治维新的局限性仍然是存在的,这也让之后的日本吃尽了苦头。
明治天皇图片
明治维新的积极意义十分明显,便是完成了日本社会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由于日本的明治维新仍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使得日本的资本主义改革并不彻底,这也是日后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日本在进行明治维新的时候,尽管是承认了土地私有制,但是当时多数拥有土地的还是一些新兴地主,他们在之后还是有些领主土地所有制的影子,并且有着地主所有的通病,农民被压迫地民不聊生,严重影响了国内工业的发展。
除了土地之外,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大力灌输的军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下一代形成了极端的民族主义,这也为之后日本入侵其他国家提供了心安理得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宪法颁布之后,日本是有议会存在的,但是这个议会名额长期被藩阀霸占了,人民还是没有得到所谓的民主。除此之外,明治天皇还大力推行神道教,向所有民众灌输忠君爱国思想,让所有人都为天皇卖命。
明治维新三杰都是谁
明治维新三杰分别是谁?明治维新三杰是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他们在明治天皇施行的明治维新当中扮演这十分重要的角色。
大久保利通照片
大久保利通出生于1830年,从小生长于一个下级的武士家庭,小时候又叫做袈裟。在大久保利通十六岁的时候,便成为了一名藩记录所的助理。在自己的父亲由于站错队而被流放之后,大久保利通也跟着父亲过上了被流放的生活,也就在这时,大久保利通认识了西乡隆盛等有志之士,并和他们一起组成了“精忠帮”,以商国事。在1868年明治天皇“王政复古”的政变成功之后,大久保利通正式加入了明治天皇的新政府。
大久保利通的好友西乡隆盛出生在1827年,原先是和大久保利通志同道合的好友,并且一起进入了明治天皇的新政府。但是由于在1873年和大久保利通等人关于朝鲜问题政见不和的缘故,而主动辞去了自己的职位回到了故乡鹿儿县。后来西乡隆盛在好友的帮助下,于鹿儿县展开了私学的教育,本意是加强人民的军事与文化教育,却被有心者当作了反叛的工具。当时的鹿儿县是完全不听从明治天皇领导、并且完全不接受明治维新的独立县,然而在朝廷的血腥镇压下一切都化成了泡影,西乡隆盛也因此受到牵连而死。
木户孝允是出生于1833年的著名政治家,于1859年的时候成功进入仕途,在1865年的时候得到了朝廷的重要,并且在明治维新期间成为明治天皇的左膀右臂,并与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并称为“明治维新三杰”。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明治维新是日本在完成从封建社会向资产阶级改革之后进行的相应的社会改革。那么在倒幕运动之后,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还是能够被概括为四个。
明治天皇画像
首先便是作为封建社会代表的幕府派实在是不得人心,并且做出了许多闭关锁国的事情,还和欧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种种原因集结在一起便使得倒幕派的力量十分壮大。再加上日本在幕府年代,其领土是以藩国为单位被分割的,各藩国之间有着绝对的自治权,只是在名义上奉天皇为主罢了,这和我国周朝时候的情形相似,只不过日本藩国的领土面积比较小。藩国与藩国之间向来有着很难调和的矛盾,因此只要倒幕派一形成,便会有相当一部分的藩国加入倒幕派,使倒幕派的力量迅速壮大。
在倒幕派获得较大的权力,推翻了幕府的统治之后,并且在长时间的封建压迫之下,人民群众对倒幕派的呼声很高,反对幕府统治的农民运动也是层出不穷,此时的幕府早已处于不堪一击的脆弱状态,因此倒幕派能够轻易击倒幕府。
在倒幕派建立政权以后,立马就以天皇为权力中枢建立了新的政权,通过对官职与机构的一系列改革来稳固政权,并且通过这个新的政治体系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策,对日本国内进行了重大改革。除此之外,当时的西方列强正在合力侵略地大物博的中国,中国军队也是奋起反抗,因此西方众强没有多少时间来压迫日本,这也给了日本一个得以完成维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