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阿育王生平简介
古印度阿育王生平简介
说到印度总是让人不可避免的想到佛教,而说到佛教也会让人想到他以支持佛教而驰名的君主----阿育王。阿育王印度名为Ashoka,译为无忧,所以又可以称之为无忧王,是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
阿育王剧照
阿育王生于公元前304年,卒于公元前232年。尽管他对佛教的推动是闻名于世的,但他对佛教虔诚的信奉也并不是从小就开始的,或许他有着与生俱来的佛性,但是这佛性在他征服羯陵伽国之前并没有体现出来。他曾以武力来征服国家,传言他的王位是用杀死99个皇兄的代价获得的,而他为了取得王位的宝座也把王族政敌全部杀死,经过四年的拼杀终于铲除了一切与他敌对的势力才稳稳的坐上了王位。而在他登上王位之后仍无法改变其弑杀如命的作风,他在统治印度的前期被印度人民认为是一名暴君,这也导致了人们对他前半生的评价:“黑阿育王”。
阿育王这一生,促使其从“黑阿育王”转变为“白阿育王”的就是羯陵伽国的战争,这是其发动过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造成了10万人被杀害,15万人被掳走的惨剧,也是这次阿育王终于被死伤无数、尸横遍野的场景所震撼,从小就具有的佛性开始被唤醒,在痛悔之中开始了漫长的自我反省,于是便开始皈依佛门,彻底的改变了其统治策略,用仁慈、宽容去替代暴力,同时也教育人们遵礼守法,得到了印度人民的认可。
虽然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迅速的走向了灭亡,但是他推动的佛教信仰却影响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们。以上便是阿育王简介。
阿育王的妻子简介
阿育王是印度史上最为著名的君主之一,虽然他的前半生充满暴力、弑杀,被人们称为“黑阿育王时代”,但是他后半生顿悟重新审视自己,为印度的统一及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一个正面人物深受印度人民的爱戴。但是阿育王的妻子帝失罗叉却是彻头彻尾的大反派。
阿育王和他的妻子
帝失罗叉音译是净容、光护的意思,而这个寓意完完全全的没有在她的身上体现,相反,她是一个有着极强嫉妒心、不守礼法、心狠手辣的女人。
众所周知的阿育王信奉佛教,爱护和敬爱一切关于佛法和佛教的事物,包括菩提树。阿育王的妻子帝失罗叉嫉妒阿育王对菩提树的敬爱程度,妒忌心蒙蔽了她的双眼和心灵,于是请了巫师使用巫术,使菩提树干枯而死。
不仅如此,帝失罗叉还违背人伦纲常爱上了阿育王与另一王妃所生的儿子——鸠那罗王子。她爱慕王子之心被王子所知,但是鸠那罗并未顺从她,他宁愿死去都不愿意破坏伦理纲常去做乱伦的事情。这件事让帝失罗叉异常的愤怒,甚至处心积虑的找鸠那罗王子的错误并利用错误去加害于他,鸠那罗王子也因为其过错惨遭流放。在王子被流放之后,帝失罗叉仍不甘心,甚至假造阿育王的指令将鸠那罗王子的双眼挖出以解其心头之恨。
后来,帝失罗叉谋害王子的事情被披露后,被阿育王处死。
古印度阿育王和释迦摩尼有什么关系
说到阿育王和释迦摩尼有什么关系这就有很多的千丝万缕的事情慢慢显现出来。佛祖释迦摩尼是在前565年的人物,他和阿育王之间是有不少时间差的,所以他们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联系,他们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佛教上。
阿育王剧照
释迦摩尼出生在古印度,是在喜马拉雅山下出生,他的名字的寓意是“释迦族的圣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自从出生之后,便被算命的说出未来会有大成就,所以给了这个名字,在释迦摩尼长大之后,确实按照预言的一样,对世人很是怜悯,甚至看不得世人受一点苦,在之后遇到了一位僧人,当时释迦摩尼就觉得当僧人肯定就与世无争不会有痛苦出现。之后便开始出家了,在慢慢的苦修后开始四处的推崇佛教,直到死亡,享年80岁。
而阿育王从小也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也是和释迦摩尼差不多的善心,见不得杀戮,他们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佛教,相传在阿育王建造佛舍利塔的时候得到了当时佛教的佛鼎力相助,阿育王还斋戒沐浴,刨除杂念,之后做的一系列事情都是在对佛教的信仰和宣传,历史亲切的称阿育王是释迦摩尼的转生,在之后的战斗中,当阿育王统一了印度之后,就没再扩建土地,就是因为见不得太多的杀戮,所以就没有在继续征战增大土地,开始管理自己的王朝,在之后的管理上也是实行慈善待人的方针,坚持避免杀戮的原则,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