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子虔
属于::山东展子虔(550—604年),渤海(今山东阳信)人。他是现在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展子虔的生活道路十分曲折。他经历过北齐、北周,后入隋。在隋朝应隋文帝杨坚所召,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在他的一生中,曾在洛阳、长安等地的寺院画过许多壁画。从这些壁画分布的地区来看,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大江南北。他多才多艺,对各种画类几乎无所不能。他画人物,画立马,画山川,都形象生动、逼真,呼之欲出。特别是他描绘贵族游春情景的《游春图》,是我国现在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卷轴山水画之一,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于展子虔的作品,历代就有所评。-张彦远把他的画列在“中品下”。他“所画台阁,虽一时如董展,不得已窥其妙。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东晋、南朝的名家颐(恺之)、陆(探微)、郑(郑法士)、展(子虔)并列为四大家。元人汤垕赞誉他为“唐画之祖”。他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展子虔的绘画题材广泛,手法多变。他不仅善画人物、车马、山水、台阁,而且大都臻于精妙。在着色技巧上,他用青绿设色。他的画法为唐代绘画名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所宗法。他所画之马,神采飞扬,十分有神。他所画“立马而有走势,其为卧马则有腾骧起跃势,若不可掩复也。”展子虔能够抓住马的瞬间神态,表现出整个绰约风姿,达到以形传神,以神带形,形神兼备,维妙维肖的艺术境界。
展子虔的作品,最著名的要数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山水画卷《游春图》。这是现存仅次于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的一幅最古老的中国画,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幅划时代的伟大作品,是由南朝到隋之间实践山水画理论的最高艺术成果,是中国山水画成熟的表现。这幅作品,为绢本,纵43厘米,横80.5厘米,在不大的画幅里描绘出了广阔的山水空间,表现出士人在壮丽的山川景物中纵情游乐的情景。对于此画,宋徽宗赵佶题有“展子虔游春图”6字,以此定为展子虔所作,是传为展子虔的唯一名迹。此图青绿设色,金线勾斫,景物秾丽,山峦树木也用勾勒法,笔致凝炼劲拔。图中青山叠翠,湖水融融,穿插士人乘骑游闲于山径,仕女泛舟于湖上,薰风和煦,瀑布前面有桥、有屋、有远山,有近坡,人物虽小于豆点,而其神态动律却一一可指,充分展现了游春这一主题的丰富内容。这幅画,既表现了画家对祖国美丽山川和明媚春光的热爱,又象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唱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赞歌,唱出了对春天的赞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画中的人与山有了适当的比例,远近-关系处理得层次分明,恰到好处,突出表现了青山绿水的明媚。在色彩上运用了浓重的青绿色作为全画的主调,表现出春天自然景色的特征,形成所谓“青山绿水”派。大背景山水下的湖水微波粼粼,桃色满园,杏花绽开,青草如茵,随风摇动,相映成趣,成功地画出了美好的青天景色,有着芬芳的泥土气息。此图虽然仍带有早期山水画古拙质朴的面貌,山石只用细笔勾填而少皴擦,树木仍是“伸臂布枝”之状,带有浓郁的装饰风味,但整个画幅却完整和谐,表现了春天景色的美丽和游乐中人们的欢愉喜悦,以景辅情地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情怀,较成功地画出了广阔深远的春山春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标志着中国的山水画将进入成熟阶段。从画面上的题记钤印可知,此画在北宋时曾被收入内府,入元后为鲁国大长公主所藏,有冯子振等人题诗,明代曾入奸相严嵩之手,《铃山堂书画记》中著录,清时经梁清标、安岐等人的手进入宫廷收藏,是一幅流传有绪的早期山水画名作。
展子虔所表现出的绘画内容广泛,颇具特色。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他曾画过《北极巡海图》、《石勒向道图》、《维摩诘像》、《法华变相图》、《授塔天王图》、《摘瓜图》、《按鹰图》等。从道释、人物、车马到历史、山水等,各种题材他都涉及到了。他所画寺庙壁画,虽系应酬之作,但也很出名。例如,江都东安寺(后改为常乐寺)壁画(与张儒童合作)、长安灵宝寺(与郑法士合作)壁画、长安光明夺(与田僧亮、郑法士、杨契丹合作)壁画、洛阳天女寺和洛阳云花寺壁画,以及长安定水寺殿内东壁及前面门上所画三圆光,“皆突生壁”,“窗间菩萨亦妙”,长安崇圣寺东殿壁画和长安海觉寺双林塔西面壁画,在唐代就很著名。他在龙兴寺画的《八国五分舍利》,就是一幅构图宏伟,情节丰富,人物众多的大型壁画,展示了当时的时代风貌,画得生动传神,贴切生活。
展子虔的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他所画人物和车马,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展子虔当时为许多寺院创作的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壁画,直到宋代,河中(今山西永济)的古庙中还保存着他的作品《鬼拔河图》,赢得了不少诗人的吟咏和赞叹。